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春末夏初,江南地区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面对今年复杂的气象水文形势,我区抢抓汛前窗口期,以工程加固、物资储备、预案演练为抓手,全面筑牢防汛安全屏障。目前,全区重点水利工程进入冲刺阶段,防汛体系已进入实战待命状态。
连日来,在位于雪堰镇城湾村的城湾塘坝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约90%,正在建设大坝迎水坡的护砌格梗。据悉,通过前期对城湾塘坝的鉴定,大坝存在渗漏等安全隐患。为保障地区防洪安全,区水利局启动了城湾塘坝的除险加固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626万元,工程内容包括坝体加固、溢洪道拆建、涵洞改造、库底清淤及管理设施增设等。“我们在原来大坝的基础上打了220米悬空桩,进一步提升了大坝的防渗能力,以此来保障下游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合理调蓄水资源,保证下游农田有效灌溉。”区水利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董伟表示,工程预计本月底完工,将在主汛期发挥效益。
今年全区各防汛责任单位成立防汛抢险队224支、共4537人,其中镇(街道)成立158支、共1095人的抢险队伍。各地各单位对防汛物资进行了全面检查、清点,并按规定增储补足。今年,全区储存编织袋、防汛麻袋、沙袋等袋类121.65万只,桩木65.167立方米,毛竹4080支,铁丝3182公斤,元钉240公斤,土工布8.9万平方米等。
同时,依托已建成的武进区智慧水利-防汛信息化平台,全区52个新建雨量站、水位站实现数据实时回传,“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系统全面启用。“所有人员严格按照值班值守制度执行24小时值班,在面对未来应急抢险工作时,必能拉得出、冲得上、战得赢。”区水利枢纽管理中心职员李翔说。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聚焦行洪河道及桥梁涵洞工程等10类工程、设施、物资装备等,系统梳理排查防汛减灾体系风险隐患,形成风险排查整改数据库、风险图和责任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度汛安全风险。同时,强化城镇防洪排涝和台风防御工作,完善下穿隧道、低洼地带、地下空间及城市生命线节点工程等重点区域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排涝准备,全力保障城市度汛安全。此外,区水利部门也将统筹考虑“安全度汛”与“安全度夏”,优化水资源调度,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生态用水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