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靶向发力“户有宜居” 我区试点高效办成农村建房“一件事”
截至目前,已办结近600件,惠及近600户农村居民
发布日期: 2025-04-15    来源:武进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武进改革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我区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契机,集成探索宅基地资格权管理、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择位竞价、金融服务、规划评审、宅基地建房集中审批和数字化综合管理,试点先行高效办成农村建房“一件事”,靶向发力农民“户有宜居”建设,切实满足农民建房的现实需求。截至目前,我区已办结农村建房“一件事”近600件,惠及近600户农村居民。

部门合力 协同一站服务

在坚持精简、集成、高效原则下,我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等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农村建房“一件事”改革,统筹审批数据资源、优化审批要素配置、细化职能分工,整合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和宅基地审批两项重点审批事项,推动政务服务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以事项为中心”转变,从“串联审批”到“联审联办”,实现宅基地审批一次提交、一套材料、一表申请。

“一件事”改革后,申请人由原来跑4个部门、办理2个许可事项、提交20多项纸质证明材料简化至跑1个窗口、提交3项材料,申请人填报工作量减少70%以上,办理时间减少20天。“家门口就能办!”村民杨瑞将3项材料提交到窗口,办理过程又快又省心,“以前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解决了。”

围绕线下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的要求,我区还将办理窗口延伸至村便民服务站,多部门审批事项一次提交、集成受理,实现“就近办”“集成办”。同时,创新设计宅基地审批操作流程正向清单,配备专人提供全周期、闭环式代办服务,建立审批事项村集体统一代办、审批资料乡镇窗口统一受理、审批任务在线统一派送、审批结果终端统一推送机制。

现在,群众仅需在村便民服务站一次性提出申请,村级填写一张申请表,对申请资格权人从资格权人库中调用,通过申请材料线上流转、部门联动审批,就能实现农村宅基地审批“一件事”高效办。

流程精简 审批一链闭环

以往,群众申请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需先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征求四邻意见,公示无异议后再分别向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等诸多部门提出申请,进行实地审查,整个环节耗费时间长、涉及部门多。

为此,我区打破传统的一户建房全村开会、一个环节一次公示的固化模式,推行基层审批结果“公示一次”制度,将村委会公示、征求四邻意见、审查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开工查验、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环节一并纳入联办流程,实现“单点办”变“批量办”,将原本耗时1个月的农户申请、乡镇审批工作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数字赋能 线上一网通办

“七八个部门的数据都整合在一个平台,不仅信息更加畅达,也为开展全区农村建房工作兜好数据网。”区数据局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线上审核平台。

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效应,我区推行线上流程标准化、应用功能集成化、用户操作智能化、全程审批无纸化的全流程线上审批机制。全面梳理整合全区农户资格权认定、全域国土空间三调、村庄规划等宅基地基础信息,摸清“人房地”问题底数,建立宅基地资格权、国土三调、建筑风貌管控三大基础数据库,实现“一个库管人、一张图管地、一幅画管房”。打造集基础数据管理、审批办理、执法监管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宅基地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打通自然资源和规划、不动产登记、人社、公安、土地征收、产权交易、档案等部门数据系统,满足跨部门、跨事项、跨平台之间即时准确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需求。

通过线上审批,我区实现了宅基地审批数据从“散装”向“兼容”、“纸上批”向“线上跑”、“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的转变,相较于传统的线下申报流转,线上流程压缩为5个工作日。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