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各部门、各派驻机构、直属公司、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武进国家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3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目 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和依据
1.2 适用范围
1.3 工作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高新区应急指挥机构
2.2 扫雪除冰作业力量
3 责任区域
3.1 高新区责任区域
3.2 重点关注的区域(风险隐患点)
4 高新区指挥部职责
4.1 高新区指挥部职责
5 预警预报
5.1 预警分级
5.2 预警响应
5.2.1 一般(Ⅳ级、蓝色)风险预警响应
5.2.2 较大(Ⅲ级、黄色)风险预警响应
5.2.3 重大(Ⅱ级、橙色)风险预警响应
5.2.4 特别重大(Ⅰ级、红色)风险预警响应
6应急应对
6.1 应急准备
6.1.1 加强雪前宣传
6.1.2 做好指挥疏导
6.1.3 备足除雪物资
6.2 应急响应
6.2.1 响应级别及启动条件
6.2.2 基本响应
6.2.3 分级响应
6.2.4 响应终止
6.3 应急保障
6.3.1 队伍保障
6.3.2 通信保障
6.3.3 交通运输保障
6.3.4 资金和物资保障
7 相关要求
8 后期处置
8.1 恢复交通环境
8.2 总结评估
9 附则
9.1 预案管理
9.2 预案实施时间
9.3 数量表述
武进国家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应急预案
1总则
为进一步整合武进国家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资源,建立完善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应急机制,统筹、高效、快速做好扫雪除冰工作,最大限度减轻降雪冰冻天气对道路交通和居民安全出行的影响,切实保障园区企业和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常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常州市武进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常州市扫雪除冰应急预案》《常州市武进区扫雪除冰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结合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武进国家高新区核心区范围扫雪除冰工作,以主干道、桥梁、坡道为重点,确保园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核心区范围以《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武进国家高新区经济运行管理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新区委发〔2023〕29号)划定的武进国家高新区经济运行管理工作区域为准。
1.3.1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统一领导下,各相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建立相应工作网络、组织运行机制和有效责任机制,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机制。
1.3.2 充分准备、提前处置。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结合冬季气候特点,制订方案,明确职责,规范、完善各项预防、应急措施,全面动员,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做深、做细、做实各项准备工作。
1.3.3 统筹安排,科学应对。以“保畅通、保安全、保民生”为重点,合理调配扫雪除冰力量,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作业,坚持机械扫雪与人工扫雪相结合,科学适量使用融雪剂,提高扫雪除冰工作效果。
2组织指挥体系
武进国家高新区扫雪除冰组织指挥体系由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应急指挥机构、扫雪除冰作业力量等组成。(组织机构图见附件1、指挥流程图见附件2)
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期间,成立高新区扫雪除冰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高新区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指挥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工作,指挥部由管委会分管副主任任总指挥,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局长任副总指挥,高新区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综合保税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招商局、科学技术局、财政局、投资促进服务局、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滨湖集团、南夏墅派出所、高新区交警中队、镜湖路消防救援站、高新区人民医院、南夏墅供电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成员单位根据处置需要适时予以调整。
高新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主任由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分管副局长兼任。主要职责:贯彻落实高新区指挥部决定,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扫雪除冰工作;负责编制、修订、完善扫雪除冰应急预案,组织做好相关培训、演练工作;完成高新区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扫雪除冰作业力量由专业扫雪除冰力量、社会化力量和突击力量等组成。主要职责是:在各级扫雪除冰指挥机构的领导下,配备一定的扫雪除冰设施、设备,按照各自职责,开展扫雪除冰作业。
2.2.1专业扫雪除冰力量:由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的养护管理专业人员等力量组成,负责所属责任区域的扫雪除冰工作。
2.2.2 社会化力量:社会化力量由企事业单位人员、社区干部、物业公司职工及居民等组成。在各级扫雪除冰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对背街小巷和社区开展扫雪除冰工作。高新区指挥部负责组织机关单位参与和支援扫雪除冰工作,组织单位在职人员对人行道进行人工铲雪,清扫积雪,沿线行道树除雪,清理倒伏、断裂树枝。
3责任区域
根据高新区路网、各有关单位扫雪除冰保障应急作业能力、作业队伍和装备集结场地等实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明确扫雪除冰责任区域。责任区域分为高新区责任区域和重点关注的区域。
原则为高新区园区内除区交通局权属以外的主要道路、重要干路、重点地区周边道路等扫雪除冰工作。
车站、高铁站台、地铁站台等交通枢纽周边道路,医院、学校、住宅小区、机关单位等出入口区域,由各权属单位负责。
4高新区指挥部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工作,制定扫雪除冰工作方案,负责通报雪情、指挥督促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做好扫雪除冰工作。
5预警预报
预警级别与降雪冰冻天气可能造成的风险等级相对应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高新区指挥部依据市气象部门通报的天气信息或武进区指挥部通知,确定预警级别,并通报各成员单位。
收到预警信息后,高新区指挥部根据降雪冰冻预警风险等级做好启动应急预案准备,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快速反应,积极部署,有效预防,做好扫雪除冰的各项准备工作,涉及单位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扫雪除冰工作。
随着降雪冰冻天气发生机率的增大,各相关成员单位应立即组织本部门应急力量到达各自工作岗位,备齐备足专业扫雪除冰作业所需车辆、工具和物资,特别是遇有夜间、节假日降雪预报时,各相关成员单位要留有充足人员和后备力量,随时准备实施应急响应。高新区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气象预警和变化相应启动同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成员单位发布应急响应工作指令。
5.2.1 一般(Ⅳ级、蓝色)风险预警响应:高新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扫雪除冰作业人员确保通信畅通。
5.2.2 较大(Ⅲ级、黄色)风险预警响应:在蓝色预警响应基础上,高新区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进一步增强值班力量,确保各备勤点扫雪除冰作业人员、装备、车辆到位;高新区指挥部检查扫雪除冰作业单位领导及作业人员到岗到位情况;高新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加强巡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置,及时报告。
5.2.3 重大(Ⅱ级、橙色)风险预警响应:在黄色预警响应基础上,实行领导带班值班;高新区副总指挥坐镇指挥,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深入现场,靠前指挥、现场督查,同时做好协调各方力量投入扫雪除冰的准备工作。
5.2.4 特别重大(Ⅰ级、红色)风险预警响应:在橙色预警响应基础上,高新区总指挥坐镇指挥,调动一切资源,进一步加大扫雪除冰工作力度和力量投入。
6.1应急准备
进入冬季,根据天气情况,各相关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提前落实雪前准备工作。遇有降雪天气,及时启动扫雪除冰应急预案,做到队伍、人员、工具“三落实”,保证责任区路面无积雪、无结冰,环境整洁有序。
6.1.1 加强雪前宣传。做好冰雪天安全行车常识宣传教育,动员社会车辆在冰雪天气时尽量减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安全隐患,减轻道路交通拥堵。
6.1.2 做好指挥疏导。加强与城管部门的沟通联络,强化实地勘察,确定备勤点、积雪消纳场、行驶路线、作业路线。
6.1.3 备足除雪物资。备足器材装备,储备充足的除雪融雪和防滑料等物资,并对所属作业车辆、装备完成检修保养,确保性能良好。动员所辖区域沿街单位、商铺提前准备好扫雪工具,一般商铺应准备一套工具(一把大扫把、一把铁锹),20人以上的单位、商铺应准备10套以上扫雪工具。根据雪量大小,各单位作业车辆应适时配备防滑链,保证作业车辆行驶安全。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分为Ⅳ、Ⅲ、Ⅱ、Ⅰ级。根据市气象局发布的雨雪冰冻预警级别、影响程度、危害程度等因素,各级别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为:
Ⅳ级应急响应:预测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12小时雪量4毫米、累计积雪5厘米的大雪,或已经出现大雪且可能持续,并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Ⅲ级应急响应:预测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12小时雪量6毫米、累计积雪8厘米的暴雪,或已经出现暴雪且可能持续,并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系统造成较大影响。
Ⅱ级应急响应:预测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6小时雪量10毫米、累计积雪15厘米的暴雪,或已经出现暴雪且可能持续,并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Ⅰ级应急响应:预测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6小时雪量15毫米、累计积雪25厘米的暴雪,或已经出现暴雪且可能持续,主要道路不具备车辆正常通行条件,并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系统造成特别严重影响。
根据武进区指挥部应急响应情况和气象部门预警预报,高新区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各成员单位根据气象预警(风险)等级,按照以下基本响应内容,出动相应的应急力量,保障雪天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1)出现降雪、路面结冰等影响正常道路交通时,高新区指挥部组织各扫雪除冰作业责任单位开展扫雪除冰作业,各扫雪除冰作业单位必须立即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2)高新区指挥部根据扫雪除冰责任制要求,组织开展扫雪除冰工作。
(3)高新区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组织市政、绿化等维护单位做好道路扫雪除冰工作,保障交通通行条件。加强绿化带、行道树的巡查看管,及时维护遮挡措施,减少飞溅的融雪盐、融雪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指导、协调、督促企业做好企业内道路和出入口的扫雪铲冰工作。
(5)滨湖集团做好管辖园区、公园内道路和出入口的扫雪除冰工作。
(1)Ⅳ级风险
高新区指挥部负责组织各扫雪除冰作业单位开展扫雪除冰工作,根据事态发展和影响程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环境温度较高(气温处于0℃及以上)。一定数量的车行道融雪扫雪作业人员车辆和人行步道专业清扫作业人员设备做好准备。降雪时,按责任区域在桥梁、车行道的坡道等路段处视雪情撒布少量融雪盐或融雪剂,必要时开展扫雪作业,其余路段依靠较高温度使积雪自然融化;及时对人行步道的坡道、地下通道台阶、桥梁台阶等处进行积雪清扫。
环境温度较低(气温处于-5~0℃)。一定数量的车行道融雪铲雪作业人员车辆和人行步道专业清扫作业人员设备做好准备。临雪前责任单位按责任区域预撒融雪剂,降雪后积雪达到15mm开始在车行道开展“先铲后撒”机械除雪作业,作业频次应当保持在使路面积雪厚度≤10mm的频次。桥梁、车行道的坡道等路段以融雪为主,作业频次应当保持路面不得有明显积雪。及时对人行步道及沿线行道树进行积雪清扫清除,坡道、地下通道台阶、桥梁台阶等处适量使用融雪盐、融雪剂或铺设草垫。
(2)Ⅲ级风险
由高新区指挥部负责组织各扫雪除冰作业单位加大扫雪除冰工作力度。根据事态发展和影响程度的变化,按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环境温度较高(气温处于0℃及以上)。一定数量的车行道融雪扫雪作业人员车辆和人行步道专业清扫作业人员设备做好准备。降雪中,责任单位按责任区域在桥梁、车行道的坡道等路段处视雪情撒布少量融雪盐或融雪剂,必要时开展扫雪作业,其余路段依靠较高温度使积雪自然融化;及时对人行步道的坡道、地下通道台阶、桥梁台阶等处进行积雪清扫。
环境温度较低(气温处于-5~0℃)。一定数量的人行步道和车行道融雪作业人员车辆、部分铲雪作业人员车辆和人行步道专业清扫作业人员设备做好准备。临雪前责任单位按责任区域预撒融雪剂,降雪后积雪达到15mm开始在车行道开展“先铲后撒”机械除雪作业,作业频次应当保持在使路面积雪厚度≤15mm的频次。桥梁、车行道的坡道等路段使用融雪盐、融雪剂融雪为主,作业频次应当保持路面不得有明显积雪。及时对人行步道及沿线行道树进行积雪清扫清除,坡道、地下通道台阶、桥梁台阶等处适量使用融雪盐或融雪剂。
(3)Ⅱ级风险
高新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并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高新区指挥部副总指挥坐阵指挥。根据事态发展和影响程度的变化,按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环境温度较高(气温处于0℃及以上)。一定数量的人行步道和车行道融雪作业人员车辆、部分铲雪作业人员车辆和一定数量的人行步道专业清扫作业人员设备做好准备。降雪中,责任单位按责任区域对桥梁、车行道的坡道及重要路段实施融雪作业。车行道其他路段积雪达到30mm,铲雪作业人员车辆开始铲雪作业,作业频次应当保持在使路面积雪厚度≤30mm的频次。机械除雪后不需要使用融雪盐、融雪剂融雪,积雪可堆置路边自然融化。及时对人行步道及其坡道、地下通道台阶、桥梁台阶等处进行积雪清扫。
环境温度处于较低(气温处于-5~0℃)。全部人行步道、车行道融雪作业人员车辆准备,全部机械作业人员车辆准备,全部人行步道清扫作业人员设备准备。临雪前责任单位按责任区域预撒融雪剂,降雪后积雪达到15mm开始在车行道开展“先铲后撒”机械除雪作业,作业频次应当保持在使路面积雪厚度≤15mm的频次。在桥梁、车行道的坡道等路段使用融雪盐、融雪剂融雪时,作业频次应当保持路面不得有明显积雪。及时对人行步道及其坡道、沿线行道树、地下通道台阶、桥梁台阶等处进行积雪清扫清除、抛雪作业,坡道、地下通道台阶、桥梁台阶等处适量使用融雪盐、融雪剂。
(4)Ⅰ级风险
当降雪冰冻造成Ⅰ级风险等级时,高新区指挥部总指挥坐阵指挥。专业扫雪除冰力量、突击力量和社会化力量全部准备,按照Ⅱ级响应中环境温度较低时的作业要求开展作业。
降雪中,当出现环境温度由较高快速降至很低(气温处于-5℃以下),地面积雪融化后易结冰使路面出现非常滑的状况,在加大铲雪、扫雪除冰作业的同时,适当增加融雪盐、融雪剂抛撒量和作业频次。
当降雪结束,并且由降雪造成的风险消除后,根据武进区指挥部办公室响应终止情况,确定高新区响应终止。
6.3.1 队伍保障。各主要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扫雪除冰应急处置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装备、物资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要加强实操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技能。
6.3.2 通信保障。各成员单位所有应急处置相关人员要保证通信畅通。
6.3.3 交通运输保障。各作业(养护)单位要做好扫雪除冰期间的车辆及作业人员保障,重大险情时,指挥部办公室调配抢险救灾时所需应急车辆,确保应急处置人员、物资、器材运输畅通。
6.3.4 资金和物资保障。按要求配备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的装备和设施,储备相应的应急处置器材和物资,确保及时应对雨雪冰冻灾情,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7相关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充分准备、周密部署、快速反应、协调联动、果断处置”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树立“雪情就是命令”的意识,合理调配扫雪除冰力量,做到有人管、有人扫、无盲区。白天降雪,要做到随时清扫;夜间发生降雪,各扫雪除冰专业力量应于次日早4时30分前开始扫雪除冰作业,尽早恢复车行道交通通行条件。
7.1 大雪以上降雪结束12小时内,主、次干道、桥梁单向至少保持2股道路的畅通。48小时内,区内积雪清除完毕,交通恢复正常。
7.2 要以专业化、机械化扫雪除冰作业为主要手段,发挥“全民扫雪和自扫门前雪”人工扫雪的基础作用;要坚持“绿色除雪”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融雪剂的使用,10º以上坡路、桥梁引桥、弯道易结冰压实的悬空路段及重要交通节点可适度撒布环保型融雪剂,其他地区严禁使用融雪剂,禁止单位和个人在公共区域使用融雪剂。
7.3 预案启动后,各成员单位要及时向高新区指挥部报告具体实施方案的启动情况、领导到位情况、路面状况、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降雪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社会单位和群众发动情况等信息。
为保障出行顺畅,扎实做好积雪残冰清理工作,快速恢复交通环境,降雪结束后,及时组织环卫部门清运路边积雪、残冰,不得随意堆积在路边,以免影响市容环境。不得将含有融雪剂的残冰、残雪堆积在树池、绿地内,以免盐化土壤,危害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不得向路面扬撒积雪,避免因路面结冰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在雪后交通恢复工作中,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影响为前提,为作业单位提供必要交通保障。
扫雪除冰工作结束之后,开展总结评估,梳理工作流程、成效、问题等关键信息,并报武进区指挥部。高新区指挥部应认真做好经验总结,召集成员单位召开专项会议,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剖析工作中暴露的漏洞与短板,群策群力研究针对性解决策略,逐步完善扫雪除冰保障应急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高新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预案的编制和日常管理,并根据形势发展,及时组织修订、更新,报高新区管委会批准后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附件:1. 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图
2. 高新区核心区扫雪除冰指挥流程图
下载附件:武新区委发〔2025〕13号发文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