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武进高新区北区+2!

2025-10-10

在常州,一刻钟能去哪里?能做什么?5分钟内,轻松步行至社区超市、药房与便利店;15分钟内,即可抵达卫生院、口袋公园和健身中心……这种出门不远啥都有的“神仙日子”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近日,我市公布了第二批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

武进高新区北区共有2个社区上榜

快来看看

是不是你家所在的社区?

品质型(15个)

东庄社区

家门口·一刻服务圈 织密网格,服务直达

社区创新打造“网格直通站”模式,将辖区科学划分为东片、中片、西片三个管理服务片区。依托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力量下沉、信息精准触达、需求快速响应,确保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便捷联系到网格员、获取基础公共服务(如政策咨询、信息登记、事务代办等),提升社区服务响应速度和精细化水平。

家门口·一刻消费圈 便利生活,触手可及

积极引入和培育社区商业业态,满足居民日常高频次、小规模、即时性的购物需求。在社区内或周边布局便利店、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快递收发站、便民维修点(如小五金、缝补)等基础保障类业态,鼓励发展特色小店、咖啡馆等提升类业态。打造居民“下楼即达”、“转角遇见”的便利生活场景,让柴米油盐、日常所需尽在掌握。

家门口·健康守护站 名医下沉,健康有“医”靠

立足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化医联体合作,与武进中医院、常州中医院、常州二院、常州一院等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合作医院资深专家到社区服务站现场坐诊,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专科医疗服务,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慢性病随访、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成为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家门口·活力运动圈 全龄友好,乐享健康 

青年活力场:位于大通中路的倍斯篮球公园(2600平方米),集篮球运动、赛事观赏、专业培训于一体,吸引了大量社区青年,增强了归属感与社区活力。银龄康乐园:2020年社区投资建成600平方米专业门球场,为老年人提供了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休闲微空间: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建成口袋公园等绿地空间,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休闲散步、轻量活动场所。

家门口·邻里互助点 志愿聚力,温情共治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以有效服务供给赢得居民信任支持。联合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及企业开展共建项目。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志愿服务力量在引领社区文明、精准帮扶、调解矛盾、推动民主协商、强化居民自我管理与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城域社区

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场所建设为基础,以服务体系为保障,新城域社区着力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面提升便民服务的硬实力与软环境,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精准对接需求 提升便民服务硬实力

生活圈布局清晰化: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布置便民生活圈导视图,于楼院小区入口设置统一标识,清晰标注医院、菜场、商场、学校等关键点位,提升居民对生活圈的认知度与使用便利性。

多元业态保障民生:通过导入优质资源、完善基本保障、推动社会参与,构建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例如,引入综合超市、熟食、半成品菜、水果小吃等摊位,有效满足居民“菜篮子”需求。

生活场景便捷生动:居民步行5分钟即可抵达沿街商铺,轻松解决餐饮、生鲜采购等日常所需,实现“出门即享、一刻钟满载”,生动体现便民生活圈的实际效能。

整合空间资源 打造便民服务新模式

建设“家门口”服务综合体:整合现有设施,打造集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文体娱乐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综合体,形成覆盖全龄段的“一站式”服务网络。

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生活圈内配备武进第二图书馆、学校体育场馆、新城域口袋公园、福星康复医院等设施,并积极引入公益体育组织,开设老年人活动室、儿童体育训练营等,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健全服务机制 优化便民服务软环境

推行“基层+志愿”服务模式:结合地域特点与资源优势,采用“基层组织+志愿服务”“党员志愿者+群众”等形式,设立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养老服务站等场所,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亲子活动、防诈课堂、小微集市等,将便民生活圈打造为基层治理与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以党员、退役军人为主力的“微微志愿服务队”,作为生活圈内的流动服务力量,及时响应居民需求,并为残疾人、低保户、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代购、义剪、保洁等定向上门服务,实现“精准帮扶、温暖到家”。

通过系统化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城域社区不仅“圈”出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更“稳”住居民舌尖上的幸福与心底里的温暖,展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