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聚焦群众就业需求,按照就近便利原则,今年我区新建3家省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推进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让越来越多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就业服务站通过归集人口、社会保险等数据资源,开展“定制化”微招聘会,实现“阵地建在家门口,服务跟着群众走”。在雪堰镇城湾村,新建成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成为群众就业的新窗口。村民杨艮乾自幼患有听力残疾,202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服务站会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还对我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我树立起就业的信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杨艮乾说,上个月,就业服务站为他办理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还帮他成功入职了一家本地企业,让他每个月有了稳定收入。
据了解,城湾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以网格化工作为依托,充分盘活资源,构建了政策宣传站、技能充电站、用工枢纽站、民生暖心站“四站合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村民就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将依托就业服务站,做好精准帮扶。每月更新信息屏,将岗位信息直接推送到个人手机,同时联合企业开设‘车间课堂’,提供技能培训、面试指导、子女托管等服务。”城湾村工作人员杨林华介绍。
就业服务不仅要“送上门”,更要“送到位”。除城湾村外,牛塘镇高家村、武进国家高新区东庄社区也建成省级就业服务站。根据建设要求,每个站点均开设就业服务专窗专柜,规范接入“江苏省人社一体化经办平台”服务系统,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各类服务,实现岗位精准匹配。目前,我区已建成8家省级就业服务站、10家区级就业服务站,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就业服务站覆盖面,不断提升服务频次、提高服务效率,把就业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