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风险提示> 内容

警惕“老板转账”指令!
发布日期: 2025-07-18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财务岗位掌握着企业的“钱脉”,因此这部分人群也成为诈骗分子眼中的“肥羊”。财务人员如果在线上突然收到“老板”的转账指令是选择立即执行,还是多留个心眼?请务必警惕诈骗分子经常利用伪造身份下达“紧急指令”,一旦落入陷阱,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何辨别真假?来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了解骗子的手法。

典型案例一

某公司财务报案称,领导A在QQ邮箱收到“董事长”发来邮件,要求财务和出纳加入新建QQ群用于工作交流,公司领导A便让财务吴某加群。进群后,群内已有“领导A”和“董事”2人在谈论公司业务,让吴某查询公司账户余额并截图发群,“董事长”称有一笔货款要支付,让吴某将钱转到指定的账户。吴某转账40余万元后,接到公司领导A电话发现被骗。

诈骗手段分析

第一步 利用其他员工接近公司财务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得企业对应人员信息。他们并不直接联系财务人员,而是首先接触公司其他人员如人事、部门经理等,通过这些“熟人”邀请企业财务人员进入虚假“工作群”。

第二步 伪装账号冒充老板身份

企业财务进入“工作群”后,往往里面已经有昵称分别是该公司董事长、监事、经理等姓名的人。骗子在群里开始上演“情景剧”,商量公司业务和项目进展等,让财务人员相信这就是“公司内部群”。

第三步 编造汇款理由实施诈骗

群里,诈骗分子伪装的“领导”,开始在谈论工作事宜的同时向财务询问公司账户余额,根据场景制定出对应话术,指挥财务人员向陌生银行账户转账。

警方提醒

1.企业应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避免电脑接受远程运维、维修等服务,对财务人员电脑安装主流杀毒防护软件全面查杀病毒,同时定期更换电脑密码。

2.企业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在办公过程中,不点击、不下载、不转发陌生链接或可疑文件,严防木马病毒感染。

3.企业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确保转账汇款之前履行核实程序,尤其遇到企业领导拉财务人员建小群、聊汇款时,必须当面或电话联系领导核实情况。

 

典型案例二

某企业发生一起针对财务岗位实习生的诈骗案件,诈骗分子通过盗用公司领导头像伪造通讯账号并新建虚假工作群等方式冒充老板,以“项目加急”“手续后补”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进行对公账户转账,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万元。

 

针对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身份、建立虚假工作群、编造“项目加急”“手续后补”等理由,精准诈骗企业财务人员并诱导转账的犯罪手法,为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控、提升员工识骗防骗能力,特提出以下重点防范要求,请各企业务必高度重视!

一、重点防范对象

1.企业财务等重点岗位实习生及应届毕业生,因其社会经验与防诈意识相对薄弱。

2.虽非专职财务但拥有转账权限的人员,例如行政助理、项目执行人员及部门秘书等岗位。

3.中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及其新入职员工,该类企业往往内控机制有待完善,人员流动性也相对较高。

二、诈骗手法揭秘

1.途径:诈骗分子常常通过微信/QQ/钉钉等通讯工具,冒用“老板”“高管”身份 ,新建工作业务群等方式实施诈骗。

2.话术:诈骗分子常用“项目保证金急需支付,手续后补”  “我在开会,速转XX账户,保密勿外传”  “新合作方账号发来,立即代付”等话术诱骗员工进行转账。

三、企业必做防范措施

1.权限管控:非财务岗人员一律关闭转账权限,实习生原则上不赋予资金操作权限。

2.流程铁律:所有转账必须执行 “双重验证”(线上指令+电话/当面确认)。

3.定向培训:企业新人入职首日需要进行反诈培训,定期对财会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专题反诈培训 。

警方提醒

请各企业单位负责人及其相关从业人员牢记,不要轻信通讯工具头像、昵称身份。遇到资金转账要求时,务必通过预留号码或原有通讯录反向核实,转账前截图对话记录并报备主管。企业要在财会微信宣防群内进行动态宣防,及时通报最新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