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025武进两会 >> 代表委员谈两会 >>  

群策群力谋发展 建言献策绘蓝图

2025-01-05

两会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区人民的期盼和重托出席盛会,每一件提案都是委员们为民发声的表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更体现了政协履职尽责、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初心和使命。

吴焰 区政协委员、区委政法委委员

加强退捕渔民生计保障 巩固“十年禁渔”成果

自江苏省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确保退捕渔民的转产安置工作有序进行,实现了对有劳动能力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及社会保障的全覆盖。

调查发现,部分退捕渔民因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程度较低,在转产后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导致生活陷入困境,有的甚至非法捕捞以维持生计。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威胁“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凸显了退捕渔民生计保障工作的紧迫性和复杂性。

吴焰建议,开展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回头看”专项调查,并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与技能培训,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此外,还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捕渔民“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切实降低他们的生活压力,让他们能够安心转产、稳定生活。

张影 区政协委员、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系统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发展“硬”实力

近年来,武进以改革破题,实现“政府视角”向“企业视角”“群众视角”转变,将政务服务重心从政府部门“供给侧”转向企业和群众“需求侧”,推动一揽子惠民利企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激发经济活力,打造增长新引擎。

“营商环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完善营商环境政策的统筹协调机制,解决政出多门及政策合成谬误难题。”张影告诉记者,不仅要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参加营商环境改革政策的研究与讨论,将经营主体关切的因素纳入政策制定考虑范畴,还要建立常态化的政策效果评价反馈评估机制,动态修正营商环境改革中形成掣肘或对冲的政策,确保政策与企业现实需求适配、正向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季云 区政协委员、区科技局办公室主任

破解原研药“购买难” 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这些年,随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出台,药品价格大幅降低,整体质量也在提升,解决了患者的看病贵问题。”季云告诉记者,在调研中,她发现不少患者对原研药有需求,但实际供应短缺。

据了解,医疗机构内原研药备药量低,院外实体或互联网药店有途径可通过医保或自费购买原研药,但往往价格高昂。

季云建议,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时,对原研药进行适当倾斜;建立院外原研药稳定的购买渠道,保证药品来源正规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价格。此外,国内制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仿制药临床疗效和原研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