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武进农情第17期(总第81期)
发布日期: 2025-08-15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2025年全区水稻拔节长穗期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全区水稻将陆续由营养生长为主转为生殖生长为主的拔节长穗期阶段,是强根壮杆、稳穗增粒、落实高效田管的关键时期。今年全区水稻播栽基础总体较好,栽插密度适宜、基本苗数足。据7月30日苗情调度分析,平均亩总茎蘖数较上年高2-3万个,大面积水稻主茎叶龄11-13张,余叶3-5张,早的已拔节进入穗分化,晚的也将在7-10天后进入穗分化。目前各地苗情长势总体良好,但由于播栽质量、田管等影响,局部还存在长势不平衡性情况,生育进程差异较大,苗情类型比较复杂。各地要加大苗情调查分析,因苗加强分类指导与管理,针对苗情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围绕“稳长促壮攻大穗、防灾减灾保丰收”目标,切实抓好水稻中后期田管措施落实,为夺取水稻丰产丰收、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一、强化水浆管理,提高群体质量

近期雨水较多,各地要抓住期间晴好天气,持续落实好搁田关键措施,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转壮。对搁田效果好,叶片已脱力落黄的田块,实行间歇湿润灌溉,直到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对搁田不到位、群体偏大的田块,需继续搁田并适当重搁,促进根系深扎,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对部分因迟播、迟插等导致群体不足的田块,应补施少量尿素加复配硅、锌、钾肥等,实行带肥软搁、轻搁,争取尽可能多的动摇分蘖成穗。搁田程度最终达到田土沉实不陷脚、田面裂“芝麻缝”,白根泛起、叶片挺起、叶色褪淡,风吹稻叶响,叶尖刺巴掌。搁田到位后,除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水层外,其余阶段以干湿交替、间歇湿润灌溉为主,防止复水后群体反弹和土壤回软,保证穗分化期土、水、气协调,提高抽穗结实期水稻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功能,增加后期群体干物质积累。灌浆结实前以湿为主,并逐步过渡到以干为主,收割前7~10天断水,提倡适期收获,避免过早或过迟影响水稻产量或下茬作物种植。

二、强化肥料运筹,争足穗攻大穗

依据品种类型、播栽方式、苗情长势及叶色褪淡等情况,坚持肥料减量增效,优化肥料运筹,争取足穗和大穗。各地要以水稻生育进程(叶龄余数)为基础,依据苗情长势及叶色褪淡状况,适时适量施好穗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30%~40%(总纯氮原则上不超过18公斤/亩)。对生长正常、群体大小适宜、叶色褪淡显黄的田块,穗肥可于倒4和倒2叶露尖时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或于倒3.5叶时一次施用;对生育偏迟、群体生长量不足的田块,在继续落实搁田的基础上,穗肥可提前0.5-1个叶龄期施用,并适当增加用量;对群体旺长的田块,推迟施用穗肥,并视叶色褪淡情况,适当减少穗肥用量,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大穗形成;对群体旺长的田块,推迟施用穗肥,并视叶色褪淡情况,适当减少穗肥用量。有条件的,在水稻灌浆结实期开展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生产能力。

三、加强灾害防范,力夺丰产丰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极端高温、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多发,各地要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理念,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及时落实抗灾应变措施,加强灾害防范,力夺丰产丰收。

四、强化服务指导,促进技术到位

各地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及时组织或联系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会商分析水稻苗情特点和生长形势,及时研究制定生产管理对策和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切实提高田管措施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结合水稻关键生育期,通过“理论课堂+田间课堂”培训模式、现场演示、案例教学等方式,确保让农户看得懂、学得好、用得好,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同时,广泛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方式加强宣传发动,促进技术措施进村入户、落实到田,不断提高全区水稻生产水平。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