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武进农情第15期(总第79期)
发布日期: 2025-07-24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2025年园艺作物夏季高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七、八月份经常遭遇极端高温天气,为减少极端高温天气对菜、果、茶、花等园艺作物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大度减轻极限性天气造成的损失,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蔬菜

(一)加强抗高温管理。

1.加强水肥管理。高温干旱期间,要加强水分灌溉,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采用滴灌或小水浇灌或小水走沟等方式保墒,切忌中午高温时大水漫灌。处于采收期的蔬菜宜随水适当追施浓度较低的水溶肥。

2.多种措施降温管理。设施蔬菜可通过遮阳网覆盖、湿帘降温、喷雾降温等措施降低光照强度,减少水分蒸发;露地蔬菜提倡用稻草或作物秸秆覆盖畦面,利于保水保墒、减少蒸腾,还可防止地面温度过高。同时采用浅耕切断地表毛细孔等方式保墒,增强蔬菜抗旱能力。

3.抓好病虫害防控。高温干旱期间是病毒病、粉虱、蓟马、瓜绢螟、豆野螟、菜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病虫害易加重发生,可采用防虫网覆盖、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色板、高效低毒农药等物理、生物、化学措施防治,确保蔬菜质量安全。高温天气应选择上午8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防治,避免因高温造成农药蒸发,或药液灼伤植株形成药害。

4.及时采收上市。及时采收达到采收标准的蔬菜;受灾菜田抓紧采收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尽量减轻经济损失。

(二)积极推进秋播生产。

1.培育壮苗。提倡采用集约化育苗方式,育苗设施注意做好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遮阳降温、防虫,及时浇水,避免高温烧苗和弱光徒长。

2.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强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精量灌溉施肥方式,尽可能实现节水高产高效生产。

3.做好遮阳防晒。播种秋播蔬菜时,及时做好移栽,出苗和移栽后遇高温天气时应进行遮阳网覆盖。

二、果树

连续高温干旱天气,易导致果树出现日灼、气灼、缩叶\停止生长、二次开花等问题。应对持续高温干旱气候,果园管理应以降温、增湿、通风、防病虫为主要目标,保障果品品质和稳定树体树势。建议果园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高温干旱时期精细管理,保障果品品质和稳定树体树势。

(一)水分管理。

1.灌水。根据果树品种、生长阶段和气候情况,精准控制浇水量和频率,保证土壤湿润但避免水浸根系。全园检查喷滴灌设备,及时修理更换堵塞或损坏设备;高温天气,适时补水,出现温度过高、土壤开裂、叶片萎凋情况时,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深度补水,浇则浇透。不论滴灌、渗灌还是隔行灌溉,尽量选择上午或傍晚时分,必要时夜间也可以。如极度干旱,可少量多次进行。

2.覆盖。膜布覆盖,在果树根系周围铺设透气性好的地膜、无纺布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根系周围湿度;草茬覆盖,留下适量的草茬或覆盖有机物料,覆盖物可选麦草、玉米秆、稻草、割下的生草等,厚度10-20cm为好,沿树盘范围1.5~2.5米覆盖,上面略压细土,防止被风吹散。注意在树根10-20厘米内不得覆盖。盖草可降低地温7℃以上,缩小土壤上下层的温差,防止日灼发生和控制杂草生长,起到保水保肥保土和提高防旱能力的作用,有助于减少根系水分蒸发。

3.生草。通过人工生草、自然生草等方式,为果园蓄水保墒。目前已经生草的果园,只清除茎秆较高的杂草,低秆草在干旱季不割。即除草原则为夏草不要锄,恶性草不要留。

4.应用抗蒸剂。高温干旱季节果树吸收的大部分水分用于蒸腾,而用于树体生理代谢的只占极少部分。因此在不影响树体生理活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水分蒸腾,就可达到经济用水,提高树体水分利用率的目的。近年来发现黄腐酸可明显降低蒸腾(可达59%)和提高水(0.2~0.4MMPa),并发现叶温未受明显影响。在早期喷布,会明显改善树体内水分状况,有效期限18天以上。

(二)土壤管理。

1.保持土壤湿润。通过上述水分管理方式,保持土壤湿润。

2.平衡施肥。根据果树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物肥料,保证根系获得充足的养分。

3.保持通气性。高温干旱条件下,土壤干燥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通气和吸水。松土或施用适量有机质保持土壤松软通气。

4.监测土壤质量。定期检查土壤的质地、水分含量和养分水平,根据需要调整施肥和浇水的频率,以确保植物在高温下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

(三)栽培管理。

1.合理遮阴。条件允许,适当使用遮阳网等物理材料进行果树或大棚的遮阴。

2.补充养分。果树受高温干旱后树体衰弱,严重水分匮缺促使叶片衰老,加速离层形成而脱落,并使叶片产生灼烧。还会加重主干、根部病害的发生,要适时加强生产管理,及时增施一次氮肥,并喷施一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0.5%的硝酸钾等钾肥,补充树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增强其抗逆性,防止大量落叶,带来二次伤害。对于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果园,可利用浇水机会施肥,优先考虑能激发根系活力的水溶性生物菌肥。但避免根部大量施肥,以免增加根系负担。

3.适时修剪。对于郁闭果园应适当加大修剪量,疏除背上旺枝、徒长枝及竞争枝,保证园内和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同时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剪除没老熟的新梢和过多的枝叶,剪除灼伤的叶片和日灼严重的果实,减少水分蒸发和蒸腾。

4.及时采收。进入成熟期的水果需要及时采摘出售,尽量在清晨前完成采摘,避免高温采摘。注意采摘时轻摘放,采下果实应立即放在阴凉处,避免太阳曝晒。

(四)病虫害防治。

1.定期监测。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极易诱发红蜘蛛、蚜虫、日烧病、缩果病等病虫害爆发,务必保持警惕,及时采取农业、物理、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进行绿色综合防控。高温天气采用药剂防治时,应在上午8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为宜。

2.灵活应对。夏季果园应对高温干旱需要综合考虑果树的生长特点和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和优化管理措施,以确保果园的正常生产和果实品质。

三、茶叶

持续高温干旱对幼龄茶园以及土壤条件差、肥力不足、生长势较弱等茶园易造成较重影响。为指导茶园做好持续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现提出夏季茶园应对高温干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一)落实抗高温措施。

1.及时灌溉。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有灌溉条件的茶园,可根据土壤墒情,上午9点或下午6点膈采用喷灌浇水等方式及时灌溉补水降温。进行喷灌或浇水时,注意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浇灌,避免出水量过大,土壤来不及渗透,形成表面径流,既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又浪费水资源。

2.科学遮阴。加强茶园生态化改造,可采用遮阳网等覆盖遮阴。幼龄茶园要及时覆盖遮阳网,或行间留草、铺草降温防旱。

3.减少作业。高温干旱较严重时,应注意避免修剪除草、施肥喷药等茶园管理作业。

4.适度修剪。对出现轻中度高温干热害的茶园,如果仅成熟叶片表现为变色枯焦或少部分叶片脱落,顶部枝条仍能生长的茶树,可不修剪,保持树势,恢复生长。对茶树蓬面出现大量枯死枝条的茶园,需在高温干旱过后进行适度修剪,剪口在枯死处以下1cm~2cm。对局部出现特重热害,大量成熟枝条出现干枯或少部分整株死亡的,可待秋季台刈或准备换种。

(二)合理施肥。

高温干旱过后可结合降雨或灌溉增施一次尿素或者叶面肥,尿素施用量约10~15kg/亩;也可将秋季施用基肥提前,开沟施用30~50kg/亩茶叶专用肥+菜籽饼120~150kg/亩,或纯有机肥250kg/亩以上,恢复树势。

(三)加强病虫害防控。

8至9月是茶叶螨类将进入全年发生第二高峰期,蓟马随着高温的结束,种群数量增加,同时,高温干旱期间,也是茶赤叶斑病、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等茶树病虫害高发季节,应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避免旱灾和病害虫重迭发生。

(四)及时补苗。

幼龄茶树如出现茶苗死亡,应于10月中上旬或次年3月上旬前补种茶苗,避免缺株断行。

四、花卉

7-8月是蝴蝶兰、观赏凤梨、红掌等盆花进入催花管理的关键时期,露地花卉处于旺盛生长期,各地要积极主动做好高温天气应对,在花卉栽培管理上把握好遮阳降温、通风降燥、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重要环节,保障花卉安全越夏。

(一)设施花卉。

1.遮阳降温。按照植物对光照和温度的不同习性分类管理。茉莉、月季、米兰等喜光耐热型植物,盛夏高温时可适当遮阴。凤梨、红掌、蝴蝶兰、竹芋等耐阴类植物,温室栽培需要内外遮阳。当室内光照强度超过20000Lx时,通常在上午7:30左右展开内遮阳幕,下午5:30左右关闭内遮阳幕,利用高压弥雾、水帘风机、喷淋等可有效降低棚室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8℃-30℃。对月季等强光性植物在长期内外遮阳时,可采用LED补光灯,增加光照,促弱转旺。

2.通风换气。要适时开启循环风扇,强制通风换气,加强棚室空气流动。傍晚时气温下降,可打开棚室两侧棚膜,促进棚室内外气体交换。要根据植株长势适时加大盆花摆放的株行距,保持苗床空气流通。

3.水肥管理。盆花应在清晨或傍晚时浇水,每次浇水应浇透基质,保持基质湿润,不浇“半截水”。高温季节施肥以施淡肥为好,避免肥水浓度过高造成肥害。叶面可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氨基酸肥等,增强植物抗性。

4.病虫害防治。夏季高温易发生红蜘蛛、蚜虫、白粉虱、介壳虫等虫害及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要加强巡园检查,尽可能采取物理措施、生物农药等防治,有针对性选用化学药剂,做到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5.检修棚室。要全面检修和加固大棚、温室,检查通风口和棚门等密闭性,及时替换或修补破损棚膜,提高防御雷雨大风能力。要确保棚室四周排水沟渠通畅,积水能迅速排除。要检查水电供应设施,保障水电安全供给。

(二)露地花卉。

1.肥水管理。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易造成土壤水分胁迫,应及时引水灌溉或人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温。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喷灌或滴灌。应在清晨或傍晚后浇水,忌正午前后浇水。结合浇水施肥,可采取根外追肥方式补充速效肥,施肥浓度不可过高,适当增加磷钾肥,少施氮肥。

2.遮阴通风。对于新栽苗木或幼苗,应及时搭设遮阳棚、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对于容器栽培花木,要拉疏盆间距,保持圃地气流通畅,降低热害影响。

3.修剪除蘖。依据花木长势适度修剪,及时剪除过密枝、交叉枝、枯死枝,摘除病叶、枯叶。要及时摘芽、除蘖,控制株型,提高花木质量。

4.松土除草。灌溉或降雨后及时除草和松土,化学除草应选择高效低毒除草剂。裸露的苗圃地,可采用稻草、园布等覆盖,降低地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若出现土壤严重缺水龟裂或灌溉后板结,可浅耕松土,保持土壤墒情。

5.防治病虫。高温闷热天气易导致病虫害高发,要保持清洁卫生,圃地周围沟渠通畅。对于立枯病、根腐病等可喷洒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对于刺蛾、天牛、蚜虫等要及时用药防治。

6.安全生产。各地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落实好

【葡萄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七八月份天气恰逢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设施栽培品种中早熟葡萄开始成熟,中晚熟葡萄正处于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逐渐趋向成熟,这一阶段是葡萄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防止裂果现象发生、提高含糖量、促进果实着色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下面是针对高温天气葡萄的管理要点:

一、水分管理

(一)合理浇水。高温时,葡萄园早晚浇水,避免中午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采用滴灌或微喷系统,避免大水漫灌,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二)控制水量。单次水量不宜过大,防止土壤过湿影响根系呼吸。

二、土壤管理

长时间雨水季节易使葡萄园中地表土壤板结,土壤透气不良,高温季影响根系呼吸。为增强树势,提高抗性,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宜揭开树体附近地膜并进行浅耕,增加土壤透气性。

三、肥水管理

根据种植的葡萄品种、地块肥力和葡萄长势,适量施肥,提高树势。处于软熟着色期的早中熟品种以钾肥为主,处于膨大期的晚熟品种按先平衡后高钾方式进行追肥,采用滴灌和喷灌进行灌溉浇水,成熟期适当控水有利于葡萄转色增糖。

四、环境管理

1.遮阳降温。有条件的可在葡萄架上安装透光率50%左右的黑色遮阳网,可有效降低强光照带来的伤害,减轻日灼病发生。

2.生草与覆盖。在葡萄行间生草,或在树盘铺设厚度10-20cm秸秆、稻草等有机物,能稳定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改善通风。提高避雨棚高度,确保通风散热快,架面上下温度不超过30℃。大棚设施及时通风降温,棚顶通风口和底膜通风口都要打开,保持棚内空气循环通畅。

五、树体管理

1.合理夏剪。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减少修剪量或推迟夏剪。如必须修剪,可对一些病虫枝、弱枝、徒长枝等进行修剪,修剪时应尽量短截,不可重剪,以缓和树势,减少营养生长对水分的大量消耗。

2.保留副梢叶片。果穗上保留副梢叶片,高温期间新梢不摘心,可保留副梢叶片4片,架面上部培养10-15厘米叶幕遮荫防晒层,保护一级叶片、减少果实日灼伤害。

六、病虫害防治

夏季高温高湿,应加强对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褐斑病、白粉病、酸腐病等病害,以及红蜘蛛、绿盲蝽、蚧壳虫、夜蛾等虫害以及鸟害的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

(一)农业防治。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将园中感病的叶、枝、果清理到园外。增加果穗周边通透性,预留副梢叶防日灼,及时清理副梢叶片改善局部郁闭。

(二)物理防治。悬挂色板、杀虫灯、性信息素诱捕器等。如用黄色粘板诱杀叶蝉,蓝色粘板诱杀蓟马和醋蝇,糖醋液诱杀吸果夜蛾、金龟子,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等。

(三)化学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虫嗪等化学农药防治,如灰霉病选用2亿孢子/克木霉菌或50%啶酰菌胺悬浮剂防治,白粉病选用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或29%石硫合剂水剂防治,霜霉病选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绿盲蝽选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防治,蚧壳虫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半个月禁止用药。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