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武进农情第8期(总第72期)
发布日期: 2025-05-16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武进区2025年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保障全区粮油生产稳定发展,根据《2025年度武进区农业农经工作要点》、《关于加快粮油高产优质片区建设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通知》(苏农业〔2025〕13号)相关精神,按照“紧抓当年、连抓3年、续抓3年”的工作思路,以粮油高产优质片区(以下简称“片区”)建设为抓手,以单产和品质提升为主攻方向,聚焦“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高产稳产、优质优价”,规模化推广周年协同高产技术模式,力争片区稻麦周年单产提升比县域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优质优价订单履约率达到50%以上。

今年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总目标是:全区水稻平均单产稳定在630公斤/亩左右,片区建设范围要高于全区平均单产2-3%;积极提高片区单产水平,持续推进直播稻控减工作;建设片区丰产方8个以上,同步展开农情监测。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科学防灾减灾,减少或减轻灾害影响

近年来灾害性(涝、高温、台风等)气象频现,给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各地要高度重视,科学指导或谋划水稻生产工作。一要根据应用品种特性合理安排播栽期,本地水稻品种抽穗期宜安排在8月底9月初,错开高温及低温对水稻结实影响;二要把不可控气象因素转化为水稻生产可控措施,减少或减轻气象的不利影响,如水稻机插宜选择阴雨天气为好,减轻植伤等;三要合理控制肥水运筹,确保水稻健壮生长发育,增强抵御灾害性气象能力。

二、加强农情监测,科学指导、计划水稻生产

农情监测可预测、了解水稻生产情况,是科学防灾减灾、合理安排相关农艺措施的重要手段,各片区建设单位要认真对待。一要有专人负责农情监测,及时完成农情调查、记载及在线上报等工作;二要建好农情监测点,点面结合,重点做好丰产方农情监测点工作,每个农情监测点原则上面积不少于50亩,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每个片区建设镇(街道)至少完成1个,建设面积1000亩以上的至少完成2个;三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农情监测水平及技术指导能力。

三、提高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应用覆盖率,不断提升水稻增产潜力

各地要以片区建设为抓手,加强统筹规划,不断提高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应用覆盖率,不断提升水稻增产潜力。一要积极发展优质优价订单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扩大主推品种应用范围;二要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引导和培育好社会化服务主体,当前阶段重点建设好水稻集中育供秧点,提高育秧水平、机插服务能力,从源头抓好水稻增产潜力。

四、加强质量安全监测,防范水稻品种应用生产事故

水稻也是农业生产涉及事故多发作物之一,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及时关注。一要抓好源头管理,包括供种、用种等单位,及时做好相关发芽试验工作,掌握播种品质,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二要把好种子处理、播种出苗关,包括种子处理剂、壮秧剂、基质等应用及相关管理,播种出苗是第一道风险,直播稻还涉及到除草剂、水层管理等内容,天气条件也会影响到播种出苗;三要加强品种应用安全监测,由于品种间存在着生育特性、经济性状等差异,在高温、低温、大风大雨等环境下安全隐患不同,也可能与其他农艺措施产生叠加安全生产影响。

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每年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种子市场例行检测工作,并依托水稻所等单位展开部分水稻品种安全性测试展示工作,各地各单位也要根据本地情况及时监测,妥善处理好相关涉及水稻品种安全生产事故。

五、加强统筹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水稻产业也是我区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同于设施农业,相对附加值低,且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再加上劳动力老龄化,新型主体“农二代”、“农三代”等问题,水稻种植主体也在经历着蝶变,各地各单位要主动加强统筹规划,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性,全方位做好水稻生产服务、政策支持等工作,积极调动各层次主体种植、服务积极性,持续提高水稻增产潜力。

【梨小食心虫发生趋势与防控技术意见】

梨小食心虫是桃、梨、李、樱桃等多种果树上的主要害虫,为江苏省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可造成植株新梢折断、蛀果烂果等危害,严重影响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今年春季以来雨水极少、气温偏高,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数量较往年偏多,近期梨小食心虫一代进入羽化高峰,虫量较高,呈偏重发生趋势,各果树主产区要密切关注发生动态,加强防控技术指导,保障果品生产安全。

一、发生概况

越冬代(3月15日-4月15日):智能性诱监测显示,成虫高峰期3月21-26日,高峰日3月26日,单日诱获虫量74头,明显多于前二年(2023年13头,2024年4月2日累计41头)。普通性诱监测显示,成虫高峰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虫量高于往年,3月20-25日,5日单板平均诱虫量梨园358.7头、桃园401.7头、葡萄园294头,分别是去年高峰虫量的1.9倍、5.1倍和5.5倍。高峰期较往年提早5-7天。

一代(4月底-5月中旬):智能性诱监测显示,成虫高峰期4月30日至5月6日,高峰日5月2日,单日诱获虫量33头,明显多于前二年的4-8头。普通性诱监测显示,成虫高峰期于5月初开始,目前高峰还在持续中,5月1-6日,5日单板平均诱虫量梨园96.3头、桃园81.0头、葡萄22.7头,分别是去年高峰虫量的2.5倍、17.2倍和3.1倍。高峰期较往年提早10天左右。

4月中旬已在桃树上查见折梢危害。

二、防控技术

坚持绿色引领,优先采用梨小食心虫迷向、性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成虫监测情况,抓住防治适期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控制梨小食心虫发生危害,保障果品生产安全。

(一)性信息素迷向。连片种植面积30亩以上的果园可推广应用。从越冬代成虫羽化前至9月底止,每亩悬挂30-40根迷向丝(条),悬挂位置在树干离地面2/3处,干扰雌雄虫交配、减少下一代虫量。前期没有应用的果园可在5月中下旬一代成虫羽化之前,及早悬挂性信息素迷向产品。

(二)性诱剂诱杀。每亩悬挂2-3套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器,在虫量较低时可以起到诱杀雄虫,减少虫量基数的效果,同时,监测到成虫高峰的时间,可作为指导化学防治的依据。

(三)药剂防治。梨小食心虫以初孵幼虫钻蛀为害,一旦钻入嫩梢和果实,防治难度加大、效果下降,因此要结合成虫性诱剂监测情况,抓住一、二代成虫高峰后5-7天和三代成虫始盛期几个关键时期开展化学防治,使用生物药剂的防治时间要提前3-5天。可选用7%氯虫苯•溴氰悬浮剂3000-5000倍,或45%甲维盐•虱螨脲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生物药剂有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间隔期。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