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水产养殖春季寄生虫防治注意事项】
一、开春寄生虫高发的原因
(一)水温波动:春季温差大,水体上下层对流频繁,底泥中的虫卵易被翻动至水体,加速孵化。
(二)鱼体免疫力下降:越冬后鱼体质较弱,抗病能力降低,易受寄生虫侵袭。
(三)有机质积累:未清理的残饵、粪便和底泥中的有机碎屑为寄生虫提供了繁殖温床。
(四)中间宿主存在:鸥鸟、螺类、水蚤等可能携带寄生虫卵进入鱼塘。
二、常见寄生虫种类及症状
(一)车轮虫。寄生部位:鳃部和体表(尤其是鱼苗)。症状:鱼体消瘦、离群独游、食欲减退,鳃丝黏液增多。
(二)指环虫。寄生部位:鳃部。症状:鳃瓣苍白浮肿、呼吸困难,鱼头部肿大。
(三)锚头蚤。寄生部位:体表和鳍条。症状:体表红肿、发炎,鱼体躁动不安。
(四)斜管虫。寄生部位:鳃和体表。症状:鱼体黏液分泌异常,鳃部充血。
(五)小瓜虫。寄生部位:体表、鳃部。症状:体表出现白点,鱼体摩擦池壁。
三、综合防治措施
(一)预防为主
1. 清塘消毒:冬季或开春前彻底清淤、晒塘,杀灭虫卵及中间宿主(如螺类、水蚤),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2. 水质管理: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厘米,避免过瘦或过肥。定期使用改底剂(如过硫酸氢钾)减少底泥有机质。
3. 增强鱼体免疫力:投喂优质饲料,拌服免疫增强剂(如多维、多糖)或中草药(如杜仲,紫苏,五倍子等)。
(二)科学杀虫
1. 杀虫时机:水温达15-18℃且连续晴天时进行,此时寄生虫活跃且药物效果最佳。
2. 药物选择:车轮虫、斜管虫一般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比例)全池泼洒。指环虫、锚头蚤一般使用甲苯咪唑或阿维菌素类药物。小瓜虫一般使用辣椒粉+生姜水泼洒,或专用杀虫剂(如甲醛溶液)。
四、几点注意事项:
(一)杀虫前后:杀虫前增氧2-3小时,促进虫卵孵化以提高效果。杀虫后三日内可全池消毒(如复合碘),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二)日常监测与应急处理:定期取鳃丝或黏液镜检,若单个视野寄生虫超过8-10条需立即杀虫。巡塘发现鱼群炸群、水面狂游、白鲢翘尾等可能预示寄生虫爆发,需及时处理。
(三)以驱代杀:寄生虫数量较少时(每视野低于3条),可内服驱虫剂(如本草顽虫净)减少对鱼体和水质的损害。
(四)避免滥用药物:未确诊寄生虫时,盲目杀虫易导致药物残留和鱼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