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政策解读> 内容
为深入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十链千企”产业链对接系列活动方案》(武政办发〔2025〕6号),旨在通过全年常态化对接活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以下从政策背景、核心目标、主要内容、保障措施及实施安排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
当前,武进区正聚焦“95X”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积极落实江苏省“1650”和常州市“1028”产业体系建设部署。在此背景下,产业链存在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协同不足、创新资源分散、供应链韧性待提升等问题。
本次“十链千企”活动通过搭建跨主体、跨链条的对接平台,推动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生产、融通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武进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核心目标
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机构参与、多链条互动”的组织架构,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资源,实现三大核心目标:
1.搭建对接平台:为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提供交流、展示、服务、对接的常态化渠道。
2.促进资源融合:推动中小企业深度融入龙头企业创新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活跃度与供应链强韧性。
3. 增强产业竞争力:通过精准对接与协同创新,全面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主要活动内容
(一)活动形式与周期
活动以“产业链专场对接”为核心形式,贯穿2025年全年,遵循“月月有活动,时时在跟踪”原则:
1.1-12月每月聚焦一条优势产业链开展专场对接;
2.常态化跟踪解决对接中收集的问题与需求;
3.12月底召开总结会议,交流经验并优化下一轮活动。
(二)“N+N+1”对接模式
创新采用“N+N+1”精准对接模式,整合多方资源:
第一个“N”:优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高校院所等专业服务机构;
第二个“N”: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参与;
“1”:调动1家以上链主企业或龙头企业开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
通过该模式开展供需对接、专利发布、路演展示、投融资对接等活动,精准匹配产业链需求。
(三)月度产业链对接计划
全年覆盖12条优势产业链,明确每月主题、内容及承办单位(牵头单位标),具体如下:
“十链千企”产业链对接系列活动表
序号
时间
产业链
活动主题
承办单位
1
1月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供应链对接
工信局«、各镇开发区、商务局
2
2月
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
产业链对接、应用推广
工信局«、武高新公安局、交通局、电信运营商
3
3月
新能源汽车及
核心零部件
武高新« 工信局、商务局
4
4月
半导体
供应链对接、科创协同
武高新«、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
5
5月
储能及电力装备
发改局«
工信局、商务局
6
6月
人工智能
产业链交流
工信局«、商务局、武高新、西太湖
7
7月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供应链对接、知识产权服务
西太湖«、工信局、市监局
8
8月
合成生物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
西太湖«、科技局、工信局、市监局
9
9月
机器人
应用推广
武高新«、工信局、商务局
10
10月
氢能产业
创新链、产业链对接
西太湖«、发改局、工信局
11
11月
农业机械
供应链对接、数字化转型
礼嘉镇«、工信局、商务局
12
12月
工程机械
武高新«
工信局
注:承办单位后标«的为牵头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十链千企”活动专班,成员包括政府办、组织部、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等12个部门及相关国企平台公司,专班日常工作由区工信局统筹协调。各镇、开发区经发局(办)指定专人负责具体落实。
(二)明确分工协作
工信局:摸排大企业需求,动员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确定预对接名单,提升精准度;
专班部门:按职责协调解决问题,优选服务机构参与;
开发区: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动员本地企业并做好保障;
各镇:广泛动员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活动。
(三)丰富活动成效
结合产业链特点与需求,围绕供需对接、成果转化、投融资、数字化转型等主题设计活动内容,将对接工作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部门职责深度结合,确保活动实效。
(四)加强信息跟踪
各镇、开发区及区各部门需及时报送活动信息、对接成效及典型案例,建立常态化跟踪机制,持续优化活动开展。
五、预期成效
通过“十链千企”系列活动,预计实现三大成效:
1.产业链协同增强: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创新链,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2.资源配置优化:促进知识产权、金融、人才等资源向产业链关键环节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产业竞争力提升:夯实供应链韧性,激发创新活力,为武进“95X”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相关单位及企业可根据月度安排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武进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