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是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关键变量”。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驱动对武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日益凸显。
湟里镇帮代办专员为特殊人群提供帮代办服务
政务服务有速度有温度
今年7月,张女士电话向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求助——其长期居住在南京市鼓楼区不便回常,有一套在武进的房子想要办理产权证。了解情况后,武进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远程虚拟窗口远程连线,运用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方式全程指导其网上申报、身份核实、提交材料,最终顺利办结,这也是武进区首笔“一网通办”远程异地办理。
数在云上算、证在链上转、事在网上办。为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数字化改革步伐,推动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武进不动产登记交易分中心积极落实长三角“一网通办”远程虚拟窗口建设,推动跨市、跨省业务远程受理,企业、群众就近政务窗口办理,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全面融合、高效服务。
“一网通办”作为武进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尺,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为强化数字赋能,我区在江苏政务服务网武进旗舰店开设一件事服务专区,集中提供政策咨询、主题问答和办理服务,实现全程网办,并将一件事服务迭代升级为“PC端为主、移动端为辅、窗口办兜底”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目前,我区已在江苏省政务服务网武进旗舰店上架市场准入、工程建设、民生服务共56个“一件事”,累计办件量8.65万余件,全市排名第一。
同时,我区已经建成横向覆盖区直单位,纵向贯通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外网,覆盖42个区直单位、10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1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升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全区范围内建成21个自助服务区,其中24小时自助服务网点9个,自助端累计上架应用115个;“苏服办”App累计上架应用111个,14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可办”。
目前,我区已形成有形窗口和无形窗口并存、固定窗口和移动窗口并重的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模式,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了高标准的“信息网络”。
数字政府建设有力度有效度
“网办全省事”,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可办率达100%;
“通办多个事”,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省级直办、跨市能办、同城通办、就近可办;
“办好一件事”,让群众到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填一张表单、跑一次完成……
这一系列让企业、群众充满获得感的政务服务,其背后的支撑是我区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有序推动各类研判指挥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向数字政府统一登录门户融合,为不同条线、层级的部门提供统一集成入口,并与市级门户无缝衔接。目前,已有41个研判指挥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接入数字政府统一登录门户,数量为全市第一。
面向数字时代大潮,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正在从如何“建”变为如何“用”。
武进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强化城运中心实战能力,以实战管用为标准,以赋能减负为原则,坚持系统开发标准化、数据资源集成化、场景运用实战化,启动建设区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场景建设任务清单7大类27个项目,加快实施特色场景“二零四零计划”,同步提升“四大治理”场景建设水平。
制定“一网统管”平台建设、数字底座建设共享、多跨场景应用创新三大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加快构建“全域智能感知、全脑智能决策、全程智能协同、全时智能响应、全景智能反馈”的武进区城市运行工作体系。创新建立镇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1+2+4+X”框架体系(“1”即党建引领;“2”即城运地图、城运工单;“4”即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安全治理、经济治理;“X”即可与四大治理并列的镇级特色场景模块),进一步理顺区镇两级总体对应的城运工作体系。
近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权威成果发布会公布了2023—2024全球微笑城市百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指数,武进位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县”第八名,为SMILE++(优秀级),并获得“2023—2024 年度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县”荣誉称号。
数据场景应用有广度有深度
政策环境智慧精准,方能打造营商工作“新生态”。
我区一方面强化政策供给,聚焦万亿之城再出发、新能源之都首位区和“两湖”创新区建设等中心任务,发改、工信等部门牵头推出《武进区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首位区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武进区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惠企政策,并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急难愁盼”等重点领域,全面汇总梳理全区政府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清单,逐一对应用场景进行再优化、再提升,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及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围绕“智慧水利”构想,以数字孪生、流域防汛应用为重点,搭建防汛信息化平台,打造集“感知、预警、决策、处置”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与指挥网络,建设常态化值守的水利防汛指挥调度中心;针对武进国家高新区智慧园区三期,建设综合运行中心、智慧社区平台及配套设备、扩建云资源、购买安全设备及安全服务等,最终构建成为融合政务管理智慧化、基础保障智慧化、经济发展智慧化、环保绿色智慧化、平安保障智慧化、和谐民生智慧化、安全保密智慧化等于一体的现代智慧型园区;建设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集中展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行政办公“一网协同”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成效,加快推动所有研判指挥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工作类政务App向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融合;加强“政企通”惠企政策平台建设,平台企业认证数量18609个,位列全市第一,通过平台实现“非申即享”,为13家博士后站点发放科研资助、出站奖励等补贴共计214万元;率先探索创新招投标“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的模式理念,无偿为中标企业搭建服务桥梁,为214家企业发放贷款合计9.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