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市武进区牢固树立“抓人才公寓就是抓城市未来”理念,将人才公寓建设置于全市“532”发展战略大局和“两湖”创新区建设中,依托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以高站位、高标准、高品质全力建设“青年之城、未来之城”,打造引才留才“第一站”,助力人才实现“安居梦”。
因地制宜 锻强管理全链条
作为“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完善城市功能迫在眉睫。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另辟蹊径,围绕“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主题定位,打造“小而美、精而全”的复合型人才公寓居住新业态。同时,不断孵化餐饮、零售、儿童、艺术等新品牌,持续完善服务赋能主体体系。
今年,武进区以“两湖”创新区建设为龙头引领,通过公寓管理标准化、服务内容精细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等方面,一体谋划服务赋能工作。出台《武进区人才公寓服务赋能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对全区人才公寓进行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在全市率先出台《武进区人才公寓服务赋能通用指南》,指导人才公寓更精准、细致开展各类服务;根据人才公寓服务水平、活动开展频次等指标监测情况,按照A、B、C、D四个等级给予5000~20000元不等的补贴,引导各运营方“比学赶超”。
以人为本 建好服务生态圈
武进区以“筑巢引凤、蓄水育苗”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才公寓聚才引才天然优势,优化提档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区域配套,吸引人才入住,激发集聚效应。同时,打造多层次、多主题的城市体验路线、社群交流圈层,组织开展青年联谊、主题沙龙、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推动人才从“地缘认同”到“业缘认同”、“趣缘认同”的转变,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同向偕行。
人才社区一头链接产业,一头连着人才,不仅要具备居住功能,更应提供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就业指导等服务。“理想+”青年人才社区、烯望青年社区、湖塘科创人才公寓……一批能承载人才、便利创新的项目,链动“中以创新园—常州科教城—武高新—绿建区—西太湖”科创长廊带,构建“人才安居—研发孵化—产业加速”生态闭环,拓展了产居一体化空间。
面向未来 打造发展新业态
如何让人才公寓服务赋能发挥最大效益?在武进,答案是丰富的。武进区立足人才需求、产业重点、资源差异,统筹增量、存量和质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一寓一品”差异服务提升人才公寓效能。
西太湖国际人才社区突出“国际范”,蓝湾人才社区定位“新标杆”,合力打造“两湖”海智社群;澄悦人才公寓定位“大健康产业链”,雁栖·湖湾以“乡村振兴”为主题……“青年巴士”和“人才专线”最大限度缩短通勤时间,为人才打造就业创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
此外,武进区将人才公寓纳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体系,将人才公寓打造为凝聚力更强的阵地堡垒;围绕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满足人才工作、生活多元需求的环绕式服务系统;整合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打通“人才—政府”沟通渠道;建立入住公寓人才联络服务机制,“人才—企业/科研院所—人才公寓”有效对接,实现人才与人才公寓间的精准匹配。
下一步,武进区人才公寓服务赋能工作将秉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理念,把人才公寓作为城市礼遇的金字招牌,把人才公寓与创新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融合贯通,积极创造有利于年轻人发展成长的环境,提高人才社群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