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安以质为本。
在校园中,如何让学生吃得安心、舒心?又如何让家长、公众放心?关键在于对食堂餐食从源头到餐桌进行有效监管。区教育局通过全方位摸排、下大力整治等方式,多措并举打造“校园餐”新样貌。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中小学食堂管理,围绕食堂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招标采购、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查处了一部分中小学食堂违纪违法案件。
着手三个“统一”,统一食材招采,消灭谋取私利客观条件;统一经营模式,坚守学生食堂公益属性;统一资金监管,斩断“口中夺食”黑手。理顺体制、健全机制,铲除食堂管理沉疴积弊。
集中整治 把“校园餐”做成“放心餐”“良心餐”
村前小学位于武进最西边,全校不到300名学生。以往每年暑假,学校后勤总务都要为食材供应商招标问题苦恼不已。由于学校位置偏远且人数体量小,有资质的供应商大多不愿投标,而从小商贩处拿货又担心食材品质和抗风险能力。现在,这一情况得到了彻底解决。
今年暑假,武进区教育系统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机制,招募了一批品牌实力雄厚、社会信誉良好、供货能力强大的供应商团队,分标段分片区为全区学校食堂供货。同时,针对价格波动较大的菜品,采取“一次入围、二次竞价”的竞争模式,确保学校能拿到质优价廉的好食材。今年秋学期,全区已有117所学校纳入食材统一招采,还有64所学校待合同到期后也将逐步加入。
在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食堂,每天的忙碌从早晨6:30就开始了,验菜团队在智能电子秤前忙碌地称重、验收。从承包经营改为委托服务团队自主经营,学校所有食材均由全区统一招采的供应商团队提供,不仅质量得到保障,价格也便宜不少。副校长马骏称,食堂营业1个月后,学校将进行财务大核算,届时还会进行菜价调整,预计价格会进一步下调。
学校和用工单位一起协商制订了丰富多彩的菜谱,有自选餐、精品套餐、烤肉饭、盖浇饭、黄焖鸡米饭、牛肉粉丝汤、各式面条、西点以及餐后水果等。
走进淹城初中的食堂,环境卫生整洁,食堂暑期扩班改造顺利完成,各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操作间管理规范,食材接收顺畅。看了一下淹城初中的两周菜谱,菜单设置合理且偏优,荤素搭配均衡,每餐12元标准的套餐中,包含两个大荤,一个中荤,一个蔬菜,还有一碗货真价实的汤,外加每天一盒牛奶或水果。学校分管后勤的老师告诉我们,过去学生每周大概有2天可以吃上牛奶或水果,今年食材统一招标后,在保证食材品质的同时,价格下降了,所以目前学生每天都能吃上牛奶或水果。
回应民生 让校园食堂在阳光下运行
食堂管理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回应万千家长关切,必须下大气力对食堂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管,用心用情用智慧办好食堂,守护学生成长的美好“食”光。
过去,学校各自为阵,食材的供应商多如牛毛、良莠不齐,市监部门应接不暇。秋学期开学第二周,区教育局联合市监部门,对37家入围全区学校食材供应的企业进行了上门抽检,并实施清单化管理,每学期全覆盖检查,从源头上保证校园食品安全。
此外,区教育局正在着手制定食堂管理四维考核矩阵:针对供应商,建立食材验收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供应商的进退挂钩;针对服务商,建立师生满意度测评机制,满意度低于80%则取消服务资格;针对学校后勤管理队伍,建立后勤管理考核机制,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核;针对校长,建立问题约谈机制,一旦收到家长投诉或出现较为严重的网络舆情,即进行校长约谈,倒逼校长履行“第一责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孩子们吃饭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内含着教育的态度和理想。“校园餐”整治,是剑指利益破藩篱的改革,也是对民生诉求的强烈回应,用“精制细作”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健康,也对待教育这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