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优秀实践校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协同育人教育体系,在第31个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5月14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举办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暨省品格提升工程展示交流活动。
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韩志祥,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庄骅,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雨强,萧山市金山小学校长楼慧芬,青海省博雅小学副校长刘翠屏,盐城市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校长李卫生,河南省安阳市安阳桥小学校长程向军,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史自词,中国教育报刊社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康丽,德育报社副社长周书贤等领导参加活动。、
协同育人展新篇
庄骅副局长致欢迎辞,表示本次交流活动的举办,能够进一步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做深做实的探讨和交流,共同思考和研究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具体措施与有效招法,着实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希望湖塘二实小研究团队发挥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实践、特别能总结的精神,实现课题研究出成果、项目推进出成效。
韩志祥副院长致开幕词,常州市基于多年的协同育人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湖塘二实小为突出代表的一批校家社协同育人优秀实践校。湖塘二实小一直致力于“校家社共育”路径的探索,并付诸于实践。在2022年迎来了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真正凸显了前瞻性强、理论基础扎实;学校底蕴深厚,管理颇具思想。希望朱燕芬校长带领的湖塘二实小研究团队能充分借助本次活动,在专家们的引领下,积极推进课题的研究。形成湖塘二实小、武进、常州的实践经验,成为项目范例推向全国。
张雨强教授作了《协同育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的主题讲座,解读了协同育人的政策要求,揭示了目前实践中遇到的困境,阐述了机制建构和相关实践路径。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朱燕芬作主题发言《“汇爱”校家社创意社群的育人行动》,从研究背景、理论研究与整体框架、重点工程与具体推进、育人范式与初期成效以及未来发展与支持保障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课题目前的研究进展。
中午,专家一行深入参观校园,近距离感受二实小多样的社群生活样态。共同欣赏学校管乐团带来的精彩演出,感受二实小学子活泼泼的精神面貌。先后步入藏书票工作坊、国风工作坊、家风记忆馆等协同育人场馆,在一张纸精美的藏书票,一份份精致的国风文创,一件件精心书写的家书中,共同体验学校所构筑的创意社群独特育人场域。
社群生活融课堂
为更好地经营学生社群生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社群生活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课堂之中,湖塘二实小围绕“社群生活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借助多样化资源,经营适合学生的各类社群生活,改善学生课堂学习品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吴婷老师带来数学课堂《圆的认识》,以协同育人的视角解读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强大力量。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感受圆不仅是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有温度的校家社同心圈。、
常州市教坛新秀,武进区骨干教师林苑青老师带来语文课堂《威尼斯的小艇》。林老师以朋友圈的任务情境贯穿始终,通过思辨性阅读与实用性阅读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体会到威尼斯当地人独特的地域生活特性,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特性,在学习社群的活动中互长互进。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钱丽老师带着孩子们和家长们开启亲子班会之旅《爱的甜甜圈》。用破冰行动感悟好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陪伴中重视好家教,科学带娃时代锤炼好家风,在传承中延续根脉。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汇成爱的甜甜圈,共同托举孩子的未来。
常州市教坛新秀王可心老师带来科学课堂《爷爷奶奶的候鸟计划》。从社会问题出发聚焦家庭,结合社会支持,制作了一份有爱、有趣的候鸟旅行计划,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实现学习需求,让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多元主体协作的协同育人课堂真正发生。
主题沙龙聚才思
主题沙龙氛围热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江北新区七里河中学校长芮火才校长围绕“社群生活打造协同育人新样态”,引领嘉宾明晰社群生活的定义,围绕社群生活分享自己真实、有趣、有意义的生活经历,并延伸至儿童当下社群生活视域下的课后服务的实践路径,展开智慧的精彩碰撞。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社群生活来促进校家社的协同育人,为在场的参会者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此次展示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以打造多彩的社群生活为方式,实现协同育人的新样态,也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主动对接,双向奔赴
深化参与,努力构建
学校主导有方
社会参与有序
家长尽责有情
开创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