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链”式党建 引领“烯”望

2024-10-21

2020年6月,西太湖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成立,系西太湖首个产业链党建联盟。

近年来,联盟以石墨烯产业“C智+”党建品牌为引领,打造原创技术的“输出高地”、资源融合的“关键枢纽”、行业服务的“核心平台”、创新人才的“培育摇篮”:培育了第六元素、富烯科技、碳索新材料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占全省石墨烯龙头企业的80%;联盟中,有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石墨烯相关有效专利780件,其中发明专利392件……

在产业链党建这根“红线”牵引下,政府高效服务、企业开拓奋进、人才施展才能、科技协同创新——

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与省工信厅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精诚服务 “链”就“益企帮帮团”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助理董纯,是西太湖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益企帮帮团”的一名“助企服务专员”,“蹲点”企业是他的工作常态。

清研储能专注于研发、生产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及模组,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10月9日刚走访清研储能,企业提出来要申报‘专精特新’,已经联系了园区经发部门上门。”董纯说。

在西太湖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企业“点单”、联盟“派单”、职能部门“接单”已是常态。“益企”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政策入企、技术咨询、投资融资、市场开拓、合作交流等。

通过党建共建,“益企帮帮团”的资源清单不断扩大。

今年6月19日,西太湖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与省工信厅党建共建签约。当天,省工信厅面向西太湖石墨烯产业链重点企业,宣贯《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产品征集。

就在这次宣贯中,第六元素董事长瞿研发现,企业研发的氧化石墨产品技术参数高于《目录》“前沿材料”序号275的“石墨烯散热材料”性能相应指标。宣贯结束第一时间开始启动申报,今年9月,成功入选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示范项目,成为西太湖唯一入选的企业。

据了解,当前,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已经与省工信厅、“深创投”集团第十四党支部、东南大学双碳研究院、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开展联建共建,举办石墨烯产业论坛、企业新品新质研讨会、知识产权座谈会等活动。

9月20日,联盟旗下的创新平台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联合常州大学开展江苏省产业强链企业高管知识产权(先进碳材料产业)培训班,围绕石墨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管理、专利风险预警及防控、商业秘密保护和风险防范等方面,为30多家链上企业作要点解析。截至目前,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联合企业申请发明专利60多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件。

“以党建为桥梁纽带,增强资源集聚力,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能力。今年以来,‘益企帮帮团’已服务链上企业超150家,组织开展重点活动10场次,实施党建惠企项目5项。”董纯说。

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与“深创投”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石墨烯产业链党建联盟阵地

奔赴而来 “链”上“党员博士团”

“取经”第六元素,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准备明年的项目申报材料。让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武德珍充满信心的,是一直成长中的“党员博士团”。

自2013年成立以来,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和生产。通过外招内培,先诺“党员博士团”已经拥有6名博士,其中有4名党员,累计培育2名省“双创”人才、1名省“双创”博士。

“以老带新、以专促能,希望我们传授的‘渔’,能帮助青年党员快速成长、圆满‘出师’,拿稳握牢新材料研发的‘接力棒’。”武德珍表示。这支“党员博士团”也不负众望,团队获授权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助力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先诺“党员博士团”的一员,去年3月,王子琦加入了西太湖“湖博士”俱乐部。当月,他受邀参加以“新材料”为主题的“两湖”博士Talk互访学习会。“在企业内部交流之外,与联盟上下游企业的更多人才交流探讨,确实能产生不少合作的火花。”

为放大高端人才带动效应,西太湖用“党建链”引领“人才链”,打造“湖博士”俱乐部,组织“湖博士”早餐会、“围炉煮茶畅聊发展”“两湖”博士Talk等活动,形成“走出去研学、高赋能对话、坐下来谋划”的模式,不断畅通人才合作渠道,打造以创新创业者为中心的学习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组织。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徐新波透露:“下一步,我们计划加强产学研用协同,组建‘链上专家团’智力联盟团队,不仅是‘链’接联盟企业的博士人才资源,还要积极链接国内外知名院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让高端的‘人才链’更好赋能‘产业链’。”

“两湖”博士Talk新材料产业专场

富烯科技唐智博士在实验室工作

合而共生 “链”接新质生产力

眼下,党员博士、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唐智,正带领团队开展新一代石墨烯导热膜的研发。“我们保持‘两年一换代’的良好态势,依托联盟的‘牵线搭桥’,与产业链上游的第六元素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升产品性能。”

目前,富烯科技为国内领先的终端电子厂家配套的第四代石墨烯导热膜已经实现量产,导热性能与第一代相比提升80%以上,导热系数也从最初的1000W/mK升级为1800W/mK。

在西太湖,石墨烯链上企业借助党建纽带,相互借力、相互成就已经是常态。早在2014年,第六元素就成为富烯科技的原材料供应商。

随着富烯科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第六元素的生产能力也在同步提升。建设中的第六元素研发中心及中试线项目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氧化石墨100吨、石墨烯150吨、分散液10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60吨的生产能力。

第六元素研发副总监谭化兵表示:“产业链党建不仅把链上企业的思想统一到高质量发展上,还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推动链上企业紧密协作。在党组织引领下,大家很容易建立起信任并形成合作关系。”

作为国内石墨烯企业集聚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园区,西太湖石墨烯企业覆盖设备研发制造、原料制备与应用研究、产品生产、检验检测及服务配套各环节。曾经,企业规模有大有小,产品层次有高有低,彼此之间合作并不十分密切。

“产业链党建联盟,就是要突破企业固有的思维框架、拓宽业务边界,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创新要素,把链上企业的创新力量聚合起来,打造孕育新质生产力的优质沃土。”徐新波说。

作为联盟旗下的创新平台,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等面向产业链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扩散、标准定制、国际合作交流等公共服务。

去年,由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牵头,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第六元素等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晶圆级石墨烯类二维半导体材料的研究项目,入选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获得1500万元资金支持。

“这是国内首次开展MOCVD技术制备大面积、高品质石墨烯类二维半导体的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总经理潘栋杰介绍,目前创新中心已承担省级以上重大项目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