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武高新实践

2024-09-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开局之年,武进国家高新区作为常州市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是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武进经济体量最大、工业家底最厚、创新活力最强的板块。

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我们统筹推动传统产业焕新蝶变、新兴产业厚积成势、未来产业抢滩竞跑,不断打造更具优势、更有质感的现代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焕新蝶变

对于传统产业焕新蝶变,我们坚持把“智改数转网联”作为重要抓手,加快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位于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有我们武高新企业的支撑。“中国天眼”有2225台高质量液压促动器,它被形象地比喻为“天眼的神经”。园区企业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了FAST促动器第一轮更换项目,不但实现了对原有产品的全面替代,更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和望远镜的观测效率,为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武高新力量。

恒立液压作为园区高端装备产业的领军企业,以高端工程机械油缸作为突破口,持续打破国外企业在高端液压元器件领域的垄断,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今年7月再次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正在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恒立液压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高端精密滚珠丝杠、直线导轨和电动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主要产品高端精密滚珠丝杠是工业母机的核心零部件,将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下,园区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持续彰显,新誉集团、万帮数字能源分别入围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和项目名单,瑞声科技入围“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榜单;累计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累计建成省级智能车间44家,成功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7家。

新兴产业厚积成势

如果把传统产业比作一辆汽车的底盘,那新兴产业就是引擎,只有给予更高的转速,才能爆发出更强的动能。近年来,常州积极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全力建设新能源之都。武高新同样以“无中生有”的勇气和“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精神勇立潮头,彰显首位担当。

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的生产车间,每40秒就有1辆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驶向全国各地。从当年创始团队带着几张PPT来洽谈项目,到如今在武高新实现百亿投入、千亿产出的头部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武高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最好见证、最强案例。

携手共进,双向奔赴。7月10日,江苏理想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武高新注册成立,全面开启江苏理想的新征程。

9月20日,理想汽车与常州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扎根江苏,围绕整车基地、智能工业、外贸销售、文商旅融合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擦亮“江苏理想”品牌。

一招落子,满盘皆活。我们紧紧抓住理想汽车强势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先后引进了汇川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豪森智能装备、移远汽车通讯模组、恩迪智能舒适系统、博俊车身轻量化、新泉汽车内饰件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法国佛吉亚、法雷奥、德国大陆贝内克、格拉默、海拉车灯等全球知名企业,形成了涵盖新能源整车、动力系统、智能座舱以及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等环节的产业链条。同时,园区还建设了中汽中心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德国南德动力电池检测中心、美国UL检测实验室、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等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一车”之外,我们持续擦亮“一人”“一芯”产业名片。机器人产业依托安川、纳博特斯克、快克、节卡、纳恩博等重点企业,打好设计、研发、制造、集成、应用“组合拳”,打造“雨林式”机器人产业生态圈;深度聚焦集成电路产业,依托纵慧芯光、承芯半导体等核心企业,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同时高点规划建设龙城芯谷,实现在不同赛道的追赶超越。

未来产业抢滩竞跑

在新要求的引领下,我们按照“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的思路,积极探寻科技前沿与产业基础的交汇点,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等成长型未来产业,加快招引优质项目、顶尖团队,推动产业集群在“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去年10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创办的新型镍氢气电池公司EnerVenue,在武高新投资建设的屹创新型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备受瞩目的储能行业新星,其新型镍氢气电池具有超长使用寿命、高低温运行好、成本低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配储、电网调峰调频服务等各种场景,将有效解决行业痛点,成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科技新力量。

像屹创这样具备爆发潜质的项目,在园区不是个案。依托中南大学、致力于长时大规模液流储能领域的星辰新能,在武高新建成投运了总产能2GW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智造基地;主攻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领域的兴燃科技,产品关键指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由航天五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红杉资本等全力支持的应龙卫星,专注于商业气象卫星一体化建设运营,将实现气象卫星数据的国产自主可控;由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团队领衔的华翼航空,正全力推动航空模拟机和飞机电动化系统的国产化;专注于高性能空间智能感知芯片和解决方案的毫厘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综合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江苏理想将开展AI智能工业创新,开发汽车工业大模型、AI软件,推动AI智能工业运用……

在加大创新项目招引的同时,我们加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从人才、平台、载体、金融、服务等多维度全面赋能,为科创企业发展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瞪羚企业69家。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产业战略研判,谋划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航天航空等前沿新赛道,积极抢占万亿级新蓝海。

新征程上,武进国家高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