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而有约”优服务 “医”心为民守健康

2024-07-18

近日,嘉泽镇卫生院家医团队来到嘉泽镇丰杨村委,为居民们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义诊,并为辖区内长期卧床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入户健康体检服务。像这样的家医签约服务,在嘉泽镇卫生院已成为常态。近年来,嘉泽镇卫生院创新家医签约服务模式,将家庭医生签约承诺履行到实处,努力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从多次拒绝到成为“代言人”

“婆婆,这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比较适合你,花钱不多但我们有专业团队来守护你的健康。”嘉泽镇三星村村民冯国芳今年70岁,对自己身体状况信心十足的她已经连续2年拒绝吴智峰的家庭医生签约了。吴智峰是嘉泽镇三星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这次是他第3年前往冯国芳家商议家庭医生签约的事情。

家庭医生签约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为了让老人享受到签约服务,吴智峰从未放弃,白天忙于工作,他就晚上下了班再去,常常一聊就是一小时,从家医签约政策、服务包类型、政府补贴和个人支付金额等方面耐心地向冯国芳解释家医签约的好处。在吴智峰的“软磨硬泡”下,冯国芳“勉为其难”地签了约。

随后,冯国芳参加了家医签约有偿服务包内的体检项目,被查出早期胃癌。嘉泽镇卫生院立即通过家庭医生转诊绿色通道安排冯国芳进入武进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如今,冯国芳已经完全康复,且自发成为家医签约的“代言人”,逢人就夸家医签约好。

构建医患信任新纽带

在嘉泽镇,像冯国芳这样的家医签约粉丝并不少见。家庭医生签约就像一条纽带,构建起医患之间的信任,搭建起万千家庭健康的桥梁。为了构建医患之间的这条新纽带,嘉泽镇卫生院始终在探索,创新推出“6+3+2”家医签约服务模式,并通过激励机制来保障服务的有效实施。

新的家医签约模式中,“6”指团队长、医生、村医、家医助手、专家、院领导6位核心成员,“3”指1个签约门诊、1个微信群、1张联系卡,“2”指卫生院和三级医院武进中医医院成立签约居民诊疗服务小组,方便签约居民健康咨询、指导合理用药、辅助检查、转诊以及预约住院等服务。“和传统的‘5+3+2’模式相比,我们核心成员中新增了院领导,使服务过程中沟通衔接更加顺畅,还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嘉泽镇卫生院副院长谢雪芬说。

在激励机制方面,医院制定合理有效的签约评分标准,从签约数量、履约质量及服务效果进行评分,并且对有偿服务包、家庭病床数量、积极参加健康讲座与全科医生考试设置加分指标,考核结果与经费分配挂钩,并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倾斜。

一系列举措的推行,大大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据了解,嘉泽镇卫生院现辖区服务人口56585人,覆盖20个行政村,目前已组建15个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团队,共85名成员,配备三级医院专家8名。团队不断优化工作方式,结合本地居民作息时间,利用“假、早、午、晚”4个时间段,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宣传,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并对“体检异常”人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他们建立绿色服务通道,及时预约专家门诊、转诊、跟踪与随访等后续管理。

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提质增效。2021年—2023年,医院总签约率、重点人群及特殊人群签约率稳步提升,个性化有偿服务包数量稳定,维持在1万以上。

打通居民就医新路径

“通过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医防融合与分级诊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居民就医路径更加顺畅,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谢雪芬对此深有感触。

谢雪芬介绍,以家庭医生签约为纽带,结合老年人、慢性病规范管理,医院三年来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真实性、规范性方面持续得到提高。通过做实做细公卫工作,为医疗业务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明显上升,分别从2021年的132378、330提高到2023年的192157、3026。公卫、医疗服务两促进两提升。而随着就诊人次的不断增加,家庭医生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取得周边群众的认可。

嘉泽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不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我区各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医防医养融合,大力推进健康管理中心和签约门诊建设,提供居民建档、签约履约、两病用药申请、预约大型检查和双向转诊一体化服务;选派三级医院百名专家融入家医团队,帮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信息化为支撑,开展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结合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和乡镇居家养老服务,家庭医生积极开展预约上门和家庭病床服务,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全区共组建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02个。2023年完成全人群签约47.54万人,重点人群签约35.90万人,特殊人群签约9828人,家庭医生积极开展预约上门服务6080次,完成家庭病床582张,签约居民履约率达96.9%、服务满意率达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