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今年6月是全国第23个、全省第31个“安全生产月”,根据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以及常州市《关于开展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开展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1.深入学习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6月底前,安排1次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安全生产专题学习。区领导发表安全生产署名文章,推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动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为重点,开展专题研讨、集中宣讲、辅导报告,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推动工作的创新思路、务实举措、有效方法。
2.扎实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专题宣讲。6月底前,区安委会主任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1次专题宣讲;7月底前,区安委会副主任和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深入基层、企业和行业领域开展1次专题宣讲;8月底前,各镇、开发区、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一线和企业开展1次专题宣讲,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在基层落地生根。
3.广泛组织学习宣传。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常州市武进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工作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武安发﹝2024﹞2号)各项要求,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主要特点、部署安排、具体要求等,认真研究、及时部署本行业部门和本地区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党政“一把手”带头“讲安全”,企业第一责任人专题“讲安全”,一线工作者互动“讲安全”。要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安全生产 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确保6月底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学习观看全覆盖。各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开展“安全大家谈”“班前会”“以案普法”等活动,组织观看“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事故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解析片等,并利用好省安委办“全民安全公开课”公益讲堂,推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4.组织安全生产专职网格员能力提升培训。各镇、开发区、街道要结合《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治理集成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政办发〔2024〕17号)工作要求,以安全生产专职网格员和一线监管执法人员为重点,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组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宣传和演练
5.扎实开展打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武消委办〔2024〕23号)等文件方案要求,扎实推进摸底排查、执法整治、警示教育、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厂中厂”示范点创建、粉尘涉爆企业“一企一策”、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开发应用等各项工作中,要突出畅通“生命通道”重要性,将其作为数据起底的必知项、政策宣传的必选项和监管执法的必查项,切实做到“生命至上、隐患必除”。
6.重点开展逃生疏散演练。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各企业要聚焦“畅通生命通道”这一主要内容,组织开展系列专项疏散逃生演练、线上避险逃生公开课、避险逃生知识竞答等活动,突出生命通道在避险逃生和应急救援中的关键作用,强化公众不占用、不堵塞生命通道的安全意识,宣传应急疏散知识与技能,增强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
7.积极参与公共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参加“避险逃生训练营”短视频新媒体展播、“危急时刻之生命英雄”应急科普趣学等全国性活动,重点做好全国“网络知识答题”活动的组织、宣传、发动;要积极动员公众参加全省安全应急科普大赛,针对不同行业和受众开发制作电子海报、科普知识读本、微视频、公益广告等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产品,丰富安全宣传资源供给;要及时下载国家、省、市优秀作品,充分利用海报、动漫、短视频等多元化形式,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交通枢纽电子屏、户外楼宇大屏、公交地铁传媒等多样化载体广泛传播,为公众讲解生命通道标识的含义和识别方法、保持“生命通道”畅通的必要性和法律责任。
8.大力倡导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其他各类媒体,倡导社会公众充分运用“12345”市民热线、“12350”安全生产有奖举报热线和“我的常州”APP随手拍功能等安全生产举报途径,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问题隐患,特别是“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堵塞“生命通道”的安全隐患,争做公共安全的“吹哨人”。
9.全面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明查暗访+媒体曝光”,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和媒体记者,深入相关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曝光堵塞“生命通道”的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每季度在武进日报等区级以上主流媒体公布安全生产处罚企业名单,曝光一批安全生产违法典型案例,挂牌督办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三、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10.力求活动丰富多样有深度。6月中旬,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区安委办、区应急管理局主办“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宣誓仪式。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实际,通过走进校园、走进公共安全体验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氛围。现场播放“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片和公益广告,张贴公益海报;举行有奖问答、安全倡议、安全宣誓和安全文化特色文艺演出等活动;布置展板、模型或VR体验区,展示不同类型建筑的生命通道布局、标识;设立咨询台,由专业人员解答公众关于家庭、社区、工作场所生命通道自查、自改、报修等问题,提供个性化服务。
11.建好用好全区各类公共安全体验场馆(基地)。挖掘党建、教育、文化等阵地优势,“嵌入”公共安全元素,积极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公共安全体验馆;鼓励从业人员3000人以上的企业建设安全体验馆。及时更新公共安全体验馆电子地图,鼓励各类公共安全体验场馆和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通过举办主题讲座、组织互动体验等活动,让公众在各类事故、灾害逃生模拟场景中学习掌握有关安全设施、生命通道的知识,提高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通过主流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展示特色场馆,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社会公众参观体验,提升知晓率和参与度。
12.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发动安全领域专家和全省应急管理先进工作者、江苏消防忠诚卫士、最美应急人、长三角应急科普大使等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集中开展安全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
四、持续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13.扩大安全宣传“五进”覆盖面。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学习借鉴湟里“五进”示范镇安全宣传“全覆盖”经验做法,积极创建省市两级“五进”试点和示范单位,不断提升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浓厚安全氛围。积极参加2024年全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活动,重点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参加全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青年安全生产技能大比拼、“五进”试点专题行等活动,普及安全应急科普知识,不断提升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
14.提高“五进”宣传针对性。企业要积极培育安全文化,深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班前班后五分钟”安全教育,组织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疏散逃生演练;农村要重点宣传农机、沼气、农药使用等安全知识,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科普教育;社区要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安全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安全志愿者重点宣传“畅通生命通道”相关科普知识;学校要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针对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等人员密集重点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避险逃生培训和演练;家庭要学习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储能设备安全、燃气安全和用电安全等知识,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定期开展居家安全检查和楼道隐患自查,及时清理门口楼道杂物,熟知避险逃生路线。
15.凝聚“五进”宣传生力军。建立健全区安全生产协会组织架构、活动章程,明确职责定位,承担起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社会责任。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工商联组织自救互救讲座、应急逃生演练、安全专家咨询等公益服务,提升企业及辖区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用好区级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应急先锋队”、“安大叔”宣讲团等先锋队伍,提升理论宣讲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处突能力,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式开展宣讲。
五、活动要求
(一)明确领导机构。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由区安委会统一组织,区安委办牵头协调,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各镇、开发区、街道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安全生产月”活动。
(二)强化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将“安全生产月”活动纳入全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计划,认真谋划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区安委办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内容,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加大宣传发动。各级宣传部门要指导各类媒体加强宣传,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扩大“安全生产月”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开设专栏专题,深入报道活动进展和成效。积极开展社会化宣传,在楼宇电梯广告屏,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电子显示屏持续滚动播放安全公益广告,在商业街区、城市社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张贴或悬挂安全标语、横幅、挂图等,营造浓厚氛围。
(四)强化信息报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活动联络员,及时报送活动信息。5月31日前通过邮箱报送“安全生产月”活动联络员反馈表和活动方案,6月25日前报送本地区本部门活动总结及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