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锦绣湖塘+系列”主题为抓手,聚力锻造“最湖塘”IP,今年以来,湖塘镇创新工作思路和途径,以“城市美育”接棒“文化服务”,通过强化美育资源供给,创新美育内容形式,加大美育普及力度,打造美学生活市集、城市美育微旅手册、城市美育新民艺美精品展、城市音乐汇等一批文体商旅农融合宣荐系列活动,让“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美育服务触手可及。
育点连线拓面打造全民美育“新阵地”
美育的推行,归宿于都市的美化。多年来,湖塘镇持续推进“文化惠民雨露工程”、“全民健身阳光工程”、“全民阅读燎原工程”和“文体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凝聚构建“大美育”格局的向“新”活力。
全镇找准文体旅商农融合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融合发展。在近日举办的“全域出彩 共赴春宴”湖塘镇2024年全民健身、全域微旅、全民阅读城市美育系列活动中,以对身边“小确幸”阵地的盘点作为切入口,现场发布“锦绣微旅途·欢乐湖塘行”城市美育微旅手册,丰乐社区、淹城社区、何留社区、江村社区等12位社区书记作为城市代言人,上台推荐身边美景。
手册内串联起淹城、胥城遗址、何留钟塔、东新雪芹艺苑、马杭木雕艺术馆在内的一城、二址、三苑、五馆、八场、十六园。“我们身边竟藏了这么多宝藏地,周末想带着儿子来场文化打卡之旅。”市民周舒感慨道。
近年来,湖塘镇持续深入“湖塘印记”品牌行动,加码实施“湖塘杯”强链计划,充分利用环太湖艺术城、熹平美术馆、常州市单银娣艺术研究院、品鹭篮球馆、大喜来工坊等社会力量,定期推出高品质高规格的展览和活动,让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绽放光彩、释放更多红利,形成多元一体、博采众长的鲜明特色和湖塘印记,多视角让群众感受城市美好。
“文化不仅是积淀的结果,也是流动的结果。今年我们创新、拓展美学载体,通过破围墙、化分身,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及‘锦绣湖塘·君之约’文创品牌,计划全年开展600余场特色活动,推进城市美育在全镇各个角落绽放。”湖塘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周华介绍。
跨界融合逐新扩大美育服务“新路径”
近日,由湖塘镇人民政府、区文化馆、湖塘镇综合文化站报送的原创作品《印象湖塘》,在“歌声里的水韵江苏”首届江苏“城市音乐汇”原创作品展演暨惠民演出活动上,从154首歌曲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作品奖”。
《印象湖塘》由周华、李淑元作词,恽新苗作曲,是一首代表家乡的歌曲,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湖塘的新图景。近年来,湖塘镇通过大步向前“走出去”、因地制宜“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挖掘本地美育资源特色,持续拓宽共建“朋友圈”,拓展合作新模式。
5月初,在新天地公园北广场,一场由常州市文化馆、湖塘镇人民政府主办,湖塘镇综合文化站承办的青春歌会热闹上演。现场,警察、理发师、教师、学生等逐个登场,挥舞的荧光棒、熙攘的人群,呐喊和叫好声划破夜空。该场歌会同步开启线上直播,“线上+线下”共计吸引超10万人次观看。
自2020年起,湖塘与上海、苏州、扬州、盐城等地,形成文化上的交流、深融,多次组织镇文化站团队出去学习,并邀请长三角领域的非遗大家上门讲课。
国家艺术基金“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高敏老师详细介绍青铜器全形拓图录和技法研究;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围绕“传承龙城文脉 弘扬湖塘民俗”,生动讲述立春风俗、湖塘历史、非遗美食以及市井手艺,让大家深刻了解常州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全镇不断扩充美育课堂师资力量,邀请名师大家把诊问脉,并积极吸纳51位非遗传承人、45个社区文体管理员、10位百姓公益大讲堂老师、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等进入文体队伍、化身讲师,让美育课堂更接地气。
博采众长共生锻造非遗美育“新课堂”
“欢迎来到礼遇·湖塘桥·美学生活5月市集,我所在位置是茶礼区,李老师正给大家介绍泡茶、斟茶、品茶、添茶的讲究……”随着主持人的开场,在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湖塘镇综合文化站内,一场包含了美育课程、非遗体验、文创展示等的直播,让不少市民觉得:“今年的文化服务不一样了!”
“美学生活市集里的作品确实精巧。”第一次现场体验木刻印绘年画,市民张文超欣喜不已。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湖塘镇还通过馆社联动方式,举办“承续·展望”——2024年锦绣湖塘城市美育新民艺美精品展,通过“思想+艺术+跨界”的融合创新,为市民展呈一批湖塘非遗瑰宝。
“陶艺雕刻、乱针绣、留青竹刻、武进铜雕、俞氏棕编……目前全镇共有46个非遗项目、51位非遗传承人,数量庞大,项目集聚,美育资源丰富。”周华介绍,为用好这些非遗瑰宝,结合春悦、夏律、秋赏、冬熹“福暖四季”特点,并携手湖塘老字号、湖塘文化IP和新消费品牌等跨界联动,今年全年要打造12场市集,让市民徜徉在器、艺、食、服、茶等20余种项目中,感受艺术洗礼。
“每月第3周的周日全天为市集日,也是我们固定相聚的日子。”陶艺雕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毓阳表示,市集让市民接触美、感受美,也让散落在阳湖大地的非遗瑰宝有舞台得以“各美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