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南夏墅街道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教城安环处:
现将《武进区2024年度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分解细化量化,定目标、定进度、定责任,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常州市武进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3月11日
武进区2024年度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和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决策部署,坚持“一防四提升”工作主线,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抓重点、破难点、通堵点,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一、开展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持续推进化工(危化品)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专项治理行动,坚持常态化调度和通报约谈机制,确保2024年底前,已排查出并纳入更新改造清单的老旧装置全部改造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滚动排查,动态更新改造老旧装置底数清单,持续开展装置设备带“病”运行整治。
二、开展全流程自动化提升行动。推动相关企业按照化工企业高危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实施改造提升。开展全流程自动控制和安全仪表系统回头看,指导3家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企业完善关键控制参数、报警联锁设置、紧急停车功能等自动控制措施。树立样板企业,示范引领相关企业对标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企业自控率和联锁投用率。
三、开展高危作业现场治理行动。开展化工和危化品企业作业安全专题培训,深入推行特殊作业“十必须”,督促企业落实承包商管理、异常工况处置、带压密封和带压开孔作业等安全管理规范,合理安排检维修作业各工种先后作业次序,确保同一时间现场作业人数不超过6人。2024年底前,所有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建设应用人员定位场景功能,有效管控人员集聚风险。
四、开展重点企业安全风险治理行动。加强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监管。联合消防部门开展1次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导检查,深化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应用提升,配合市局对重大危险源企业“三清单”实施评估论证,推动企业完善“目视化”展板内容;对涉及高危工艺的非重大危险源企业“三清单”实施评估论证,开展线上巡查,推动企业落实“三清单”工作;督促企业规范开具特殊作业电子票证。加强有关重点企业安全监管。组织专家对3家工贸行业危化品使用重点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度检查指导,进一步摸清企业现状(含“厂中厂”)。根据分级分类安全管理要求,督促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稳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化工园区外企业安全监管。开展化工园区外化工和危化品企业安全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分级分类实施“一企一策”整治提升,培育一批安全管理“高水平”企业,关闭退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实现高质量安全发展。加强医药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梳理医药企业底册清单,组织专家开展专项指导服务,推动企业加强风险辨识、管控,防范和化解事故风险。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统筹监管执法、网格等力量,加强烟花爆竹经营旺季检查、日常巡查,依托市级交叉互查指导服务企业安全提升,加强法律法规研究,强化跨部门联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等行为。
五、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提升行动。将特殊作业、检维修、化学品登记和鉴定分类、双重预防机制等纳入执法事项,组织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持续健全完善各部门协作等工作机制,常态化统筹推进非法违法“小化工”排查整治。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持续加强应急部门内设科室、执法机构联动,梳理执法检查、监管整治重点事项,开展融合检查,减少检查频次。适时开展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重点时段专项排查,确保安全稳定。督促企业落实危化品装卸作业“五必查”要求,严格检查确认快速接口的连接可靠性,严控夜间充装作业,确保装卸环节安全可控。深刻吸取国内外事故教训,及时开展事故类比排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六、开展危化企业结对互助活动。根据全区危化企业安全管理状况,结合企业所处区域,成立结对互助工作小组,创新开展结对互助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找“茬”活动、互助评比等形式,发挥好互助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解决被帮扶企业专业人才短缺、管理基础薄弱、隐患排查不彻底、事故险情多发等问题,逐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七、开展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风险评估。对通过仓库(非储罐区)储存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督促相关企业认真对照《危险化学品仓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试行)》开展自评,对安全基础管理、规划布局与总平面布置、储存过程、设备安全、电气与仪表、应急与消防等6个方面全面评估,形成隐患清单,确定风险等级,在市应急管理局核定安全风险等级后,10月底前对相关企业问题隐患整改开展执法验收。
八、强化源头风险管控能力。根据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工作安排,对2021年以来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有序进行现场复核。发现未批先建、不符合安全生产许可条件等违法违规问题立即整改、严肃查处。深化化工项目联防联控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危化品建设项目准入会审。组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回头看”。会同市应急管理局持续开展危化品生产企业事后检查,对2021年以来发证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许可条件进行全覆盖现场复核,对危化品经营许可事项开展许可条件进行抽查复核。
九、强化企业规范管理能力。持续发挥“党建+安全”联盟的先锋引领、有关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行“目视化”管理、标准化班组、“三清单一挂钩”及隐患举报奖励、变更管理等制度,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员工岗位责任。推动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按照国家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强化保障能力。宣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标准,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
十、强化从业人员履职能力。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培训,提升主要负责人安全履职能力,持续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一述三评”、重点岗位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主要负责人安全履职能力和一线员工素质水平;持续开展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从业人员学历资质不达标动态清零,将从业人员能力水平作为“必查”“必考”项,提升员工岗位技能、发现问题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重大危险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危化品监管执法人员参加专题培训,推动化工专家换届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专家、企业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持续提升危化监管工作质效。
十一、强化数字化应用能力。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接入企业双重预防、承包商、特殊作业、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等数据,对线上打分靠后的企业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全面推广“三清单一挂钩”工作,督促企业持续完善“三清单”,选取具体代表性的企业,组织专家开展帮扶指导和同类企业学习交流。鼓励其他企业升级完善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
十二、强化行政许可服务能力。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管理工作,编制事项清单、办事指南,提升审批效能。完善本部门行政备案事项清单,细化实施规范,实现所有应急管理领域行政备案事项集中办理、统一管理,实现易办快办,打造安全生产行政审批“一网通办”3.0版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远程核查管理办法,评估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办法等执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