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局属单位、机关科室、行业单位场所:
当前正值梅雨季节,雷雨、暴雨、大风等汛期形势严峻复杂,同时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游客出行量增大,安全问题易发高发。为切实做好汛期、暑期文化、体育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根据上级通知精神,现将有关工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安全责任。各地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与安全,高度重视汛期、暑期文化、体育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拧紧责任链条,把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责任措施分解细化到各个单位、逐个岗位和人员,确保工作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全力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坚持底线思维,结合当地实际和季节特点,切实履行行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公共文化、体育单位、文化、体育和旅游经营单位、文物博物馆单位等基层一线的主体责任,把责任细化到预警提示、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救援、值班值守等各个环节。
二、强化风险意识,全面排查隐患。各地主管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组织汛期、暑期文化、体育和旅游行业隐患排查。指导A级旅游景区对洪灾风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开展全面细致摸排,重点排查因长时间降雨引发的风险隐患,建立隐患问题清单和台账,逐条逐项限时完成整改;强化汛期巡视巡查,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明确游客应急疏散引导线路,预设应急避险场所。会同相关部门对文化、体育和旅游经营单位内的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加强检查,督促经营单位开展经常性维护和自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要加强汛期文物安全防范,做好本行政区内的文物、博物馆单位防汛减灾工作,要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地处灾区或者可能遭受洪灾的文物、博物馆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应对策略,将防灾措施做到前头、落到实处、保证实效。同时,要指导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健身场馆、校外培训机构、星级旅游饭店等人员聚集场所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排查违规用火用电、封闭安全出口以及违规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广告牌等障碍物,落实好各类安全防范措施。
三、紧盯重点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各地主管部门要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汛期特点,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水、台风及次生衍生灾害,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会商研判、信息通报、预警发布等机制。指导A级旅游景区加强形势研判和现场管控,做好客流高峰期间的游客接待和转运工作,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游客满意度;根据灾害预警信息,必要情况下采取关闭景区、分流游客等果断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指导旅行社密切关注汛情预报,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团队旅游路线;旅游期间,一旦遭遇台风、突发汛情等紧急情况,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及时调整团队旅游行程。会同相关部门指导督促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选择符合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商,对旅游产品进行安全评估,合理安排行程,规范旅游包车行为,全面落实旅行社用车“五不租”,不得租用未取得经营许可、未持有有效法定证书、未配备必要救生设备的观光游船;督促旅行社和导游提醒游客规范使用安全带或救生衣,行程途中开展经常性安全提醒,持续提升游客出行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抓好出境游团队安全管理,督促出境游旅行社和领队人员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杂技表演等营业性演出的安全管理,大型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等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活动报批程序,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活动平稳有序举办。
四、强化督导检查,开展培训演练。要加强对安全旅游的监督检查力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宣传教育、预警提示等各个环节,通过在网站、微信平台发布提示提醒,在手机客户端推送预警信息,在现场设立警示标识和区隔标志等多种方式,引导游客不擅自进入未开放的“野景点”区域游玩。要求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等旅游经营者不得将“野景点”作为旅游产品予以销售或推荐,同时,要会同相关部门督促社交网络平台介绍未经商业开发且存在高风险的旅游景点时,需同时履行提醒风险义务。各级主管部门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处置违法违规线索,切实保障行业安全有序发展。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普及安全应急知识,组织文化、体育和旅游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积极参加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线上学习和全省文旅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强化应急响应联动,细化实化险情应急处置、突发事故救援、人员转移避险等具体措施,并适时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着力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五、强化应急值守,重视宣传引导。要做好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重要岗位专人值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发生安全突发事件后,要迅速反应,采取有力措施果断处置降低风险,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将有关情况逐级上报,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报告。各地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加游客安全提示提醒,及时发布旅游预警信息,引导游客不断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多方式、多渠道引导游客错峰出行,谨慎参与游船、潜水、漂流、游泳等涉水项目,不到危险水域、未开放海滩等区域、网红打卡地及“野景点”游玩,不乘坐不具备运营资质的“三无”船只等交通工具,当好生命安全“第一责任人”。
常州市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