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坚持紧扣“十四五”规划,聚焦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围绕实施“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等重点工作,奋力推进文体广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已完成重点工作
(一)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1. 为民办实事有序开展。武进第四图书馆完成图书、家具、智能化、阳湖书房的招标工作。完成送综艺46场、送戏曲55场、送图书83场。湖塘镇徐园、太湖湾邀贤山体育公园主体建设进行中;新建更新室外全民健身路径项目报发改、财政的相关手续已完成,代理公司已向社会发布意向公告;室外过期篮球架更新项目招标结束,已确定中标单位,准备施工。
2. “532”战略有序推进。先后推荐太湖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等9个项目,纳入市、区“532”发展战略我区文旅板块2024年度建设计划。截至5月底,市“532”发展战略2024年度我区9个文旅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1245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7.2%,超过序时进度5.5%;其中,蓝海豚文化艺术街区项目已竣工开业,太湖湾雅浦民宿项目已进入装修阶段。
(二)服务民生丰富多彩
2.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一是全民健身广泛进行。完成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换届;完成湟里杯钓鱼比赛,雪湖杯乒乓赛,喜悦杯足球赛等5项政府购买体育服务项目;完成曲棍球基地力量房一期改造,发布武进区雪堰镇高质量网红球场(竺山湖网球场和漕桥村篮球场)招标公告进行招标等。二是体教融合不断深化。联合区教育部门落实体教融合,大力推进全区青少年体育发展,召开2023年度学校体育暨深化“体教融合”工作会议;完善《2024年武进区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及《2024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实施《2024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计划》,截至目前,举办9项11次区级比赛,共2299人次选手参赛。三是赛事备战筹备有序。成功举办“两湖创新杯”第二届女子曲棍球国际邀请赛;承办2024健步走江苏(常州站)暨“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公益活动、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乒乓球俱乐部联赛(第一站)、省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常州市小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常州市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等。以赛艇、皮划艇、男子手球、女子曲棍球等市队区办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二十一届省运会各项备战工作。四是体彩管理名列前茅。筑牢责任彩票建设根基,加强销售合规管理。截至2024年6月2日,武进区(含常州经开区)体彩总销售46738万元,位列全省县(市、区)排名第三。其中传统玩法销售7260万元、竞猜玩法销售34024万元、即开玩法销售5455万元。
3. 旅游品质持续提升。一是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和武进融媒体中心合作,通过今日武进公众号,视频号等载体,加强宣传推广。春节期间,联合团区委招募“城市青年推介官”,以青年视角进行城市宣传;五一节前,以图文和视频方式对各景区进行预告宣推。第八届太湖湾音乐节爆燃开唱,微博词条阅览量超12.5亿,太湖湾音乐节连续三年被央视报道。二是打造优质旅游环境。推进区旅游协会换届。加码各类文旅、惠民服务,推出预约免票入园、生肖免费入园、地方特色农产品半价销售等优惠新政策,加快形成“近悦远来”文旅消费生态。持续丰富“花都水城·浪漫武进”城市旅游内涵,差异化开发旅游线路。第一季度全区旅游接待500.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9%和19.76%。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 文体旅融合不断深化。一是夯实文体旅产业发展基础。培育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争创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嬉戏族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我区首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春秋淹城旅游区申请第四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认定,推荐武进人民商场申请第四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认定;推荐江苏路飞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的高品质主题旅游景点全产业链创新中心基地、江苏甲子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太湖湾露营谷申报第七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2024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名录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二是争创体育产业品牌。联合区财政局,修订并发布区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太湖湾露营谷申报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支持体育产业载体发展。
2. 积极争取各类扶持。一是争取各类专项资金。推荐嬉戏谷游乐消费场景提升项目、太湖湾露营谷品牌提升工程等2个项目申报2024年度常州市市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荐淹城春秋乐园和环球动漫嬉戏谷的设备更新项目申报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项目专项资金;配合做好2024年度省级广播电视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4年度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联合区财政局,开展区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共扶持2个品牌,计10万元。二是助力缓解资金压力。认真摸排文体旅企业融资需求,推荐江苏蓝海豚文旅投资有限公司申报2024年江苏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宣传“苏旅贷”等省级文旅贷款政策;做好2024-2028年度文旅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计划摸排和上报,为文旅企业争取相应政策扶持奠定基础。
(四)加强文物保护宣传
1. 文物保护卓有成效。一是落实文物保护责任。严格落实《武进区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坚持文物日常巡查,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和文博单位安全检查,进行革命旧址险情排查和汛期文物安全专项检查等。二是做好文物前置考古。完成老水厂地块、花海大道(一期)、礼嘉源氢项目(二期)考古勘探,完成西太湖华阳新能源项目、礼嘉源氢项目(一期)考古发掘工作,完成武高新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地块三期文物资源区域评估。
2. 宣传普查有序推进。一是丰富文物宣传形式。完成地面文物短视频制作,该视频包含古代遗址、古代墓葬、古代桥梁、红色旧址、近现代建筑等五个系列。二是进行文物普查准备。开展武进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复核摸底工作,成立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印发《武进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武进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等。
(五)加强市场行政监管
1. 行业安全监管有力。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常州市武进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工作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全区文体广旅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开展文体广旅行业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日常巡查、“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文体旅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二是执行假日值班制度。由局领导带班,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狠抓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生产工作,认真督促各单位全面落实假日安全主体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安全责任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督查检查的领域主要涉及消防、电气、特种设备、食品卫生、意识形态、客运车辆等方面。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结合我区文体旅市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反恐防范等工作,聚焦文体旅场所消防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以及旅游包车等重点领域,紧盯玻璃栈道、大型文体旅活动等项目,深入排查安全风险,落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检查文旅市场259家次,营业性演出备案5场次。
2. 校外培训逐步规范。开展艺术类、体育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再次摸底调查、白名单申报,截至6月12日,共办理163家艺术类、110家体育类培训机构的审核意见书,指导137家艺术类、71家体育类培训机构入驻了全国教育平台并实现课程上架,指导175家艺术类、108家体育类培训机构开立了资金监管账户。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4年,区文体广旅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围绕推动“532”发展战略、建设“两湖”创新区等中心工作,主动加压、苦干实干,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融合和创新,大力推进全域旅游进程
根据《常州市武进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立足“十四五”发展宏伟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真融合、深融合。一是明确战略地位。我区正处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应当从区级层面将文体旅融合发展纳入武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谋划长沟河片区景观设计,重点围绕文博街区建设,通过常州画派、象牙浅刻、杨雪芳艺术馆等各类特色非遗展示馆的设立,进一步丰富淹城片区文化内涵,带动旅游业发展。二是优化资源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谋划发展蓝图,明确融合路径,出台发展政策,科学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支持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长沟河儿童体育公园建设、提前谋划西太湖奥体中心等工作。
(二)着眼提质和增效,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深化“书香武进”建设,力争9月完成武进第四图书馆建设开放,做好武进博物馆二级馆复评工作。二是丰富服务内容。继续开展三送(送戏、送综艺、送图书)下乡等民生实事项目,举办第十二届武进区市民艺术季、廉政主题锡剧专场、“全民艺术普及周”、“残疾人文化周”、“全民健身月”和“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活动,创排大型古装锡剧《花中君子》等。举办武进区篮球超级联赛、羽林争霸赛、太极交流赛、足球联赛、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等赛事;承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全国摩托艇青少年U系列比赛、全国动力冲浪板青少年U系列比赛、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2024年全国室内曲棍球锦标赛(专业组)、2024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等精品赛事;继续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展览、培训活动,加强一阵地一品牌建设。
(三)坚持培育和引导,加速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推进实施《常州市武进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加快传统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辖区内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省体育产业基地等,不断促进产业主体发展。二是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以推动“532”发展为契机,打造我区旅游服务平台和多级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力争如期完成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四)兼顾保护和利用,精心打造文遗传承模式
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做好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常州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完成李公朴故居保养修缮,推进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布展、五七农场排灌东站修缮工作。做好文物前置工作等。二是完善非遗传承体系。依托传统节日,继续推进锡剧传承,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继续深入挖掘武进境内非遗资源,开发非遗衍生产品,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共文化场馆等非遗宣传活动,使更多群众能够走近非遗、了解非遗。
(五)围绕安全和法治,严格规范市场监管秩序
坚决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文体旅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一是抓好风险隐患整治。完成省第3安全生产巡查组反馈意见整改。重点指导A级旅游景区加强设施设备安全工作;加大对水上、玻璃栈道(滑道)等高风险项目的安全管理和巡查力度。对使用天然气的景区餐饮场所、星级饭店等,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星级饭店严格把控食品来源。强化公共文化、互联网服务、剧本娱乐经营等文旅密闭场所和文物古建筑的用火用电、设施设备保养维护、消防疏散通道等方面的安全检查,督促“密室逃脱”经营场所落实“一键开灯、一键解锁”安全措施。加强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安全监管,加强假日期间大型文体旅活动和营业性演出活动的监管。二是扎实做好应急处置。加强与宣传、公安、应急、交通、卫健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交通拥堵、设备停运、灾害天气、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