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33306/2024-00050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卫生健康局  
产生日期: 2024-03-11 发布日期: 2024-03-1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计划
 

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专科建设、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在“万亿之城再出发”中不断提升卫健工作的贡献度。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更大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工作。聚焦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重大疾病防治等关键领域,健全体制机制,改善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103元。做好居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和务实应用,探索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及六大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纳入智慧健康管理平台,推进网格化综合管理。二是建强疾病防控体系。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有机整合和高效运行。按时序推动首席公共卫生专家选聘工作,建立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片区责任制和疾控监督员制度。实施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提升区级传染病检测能力。三是强化重大疾病防控。统筹做好新冠等重点流行性传染病防控,加强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有效应对处置突发疫情。提升医疗应急能力,织密急救网络,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增配AED 50台,在前黄镇新增医疗急救站点。四是放大医防融合效应。扩大医防融合覆盖范围,完善工作机制,从人员、技术、资源等全方位帮扶基层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能力,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对重点人群分类实施健康管理。开展慢性病医防融合综合示范区建设,为全区5万名45岁以上居民提供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肿瘤等疾病的精准防控。

二、更大力度优化医疗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推动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一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促进全区医疗资源布局与城市能级提升相匹配。武进人民医院南院二期项目全面通过竣工验收,设备、信息等配置到位,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同步展开对一期项目2.5万平方米的适应性改造;实施武进医院南北院区资源布局调整,实现重心南移。推进武进中医医院地块电信大楼拆迁,统筹做好扩建规划,启动建设新的综合大楼。完成武进三院老病房大楼改造提升。二是建设高水平医院。区级医院要围绕争创区域医疗中心,加强院内资源统筹,推动医疗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高端人才、医院管理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重点任务落实。要以公立医院考核为抓手,全面争先进位,国考成绩向B++看齐。武进人民医院检验科、产科积极争创市级重点专科,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影像科向省级重点专科迈进,努力争创国家级肺栓塞和静脉血栓症防治中心。要积极开展高水平科研项目,大力推进重点学科及实验室平台建设,切实提升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水平。三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武进四院、五院、六院、高新区人民医院扎实开展基层“二甲”创建。推动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争创社区医院。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确保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比例在50%以上。新增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十大功能中心5个以上。开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评价,努力创建甲级村卫生室。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持续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实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深入推进预约诊疗、日间手术、多学科诊疗,健全互联网医院服务功能,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态度更体贴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三、更大力度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一是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优势专科提质升级,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中医特色专科,推广应用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新增基层四级中医馆2家、孟河医派名医基层工作站4家。二是着力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名老中医宣传推广,积极推动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邀请上级名老中医团队定期坐诊、会诊及技术指导,薪火传承,培养中医人才,指导科研项目,推动优质中医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在基层积极推广中医协定方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开展第二批武进区名中医评选。三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健康巡讲、“岐黄校园行”等活动,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推出中医药文化精品,不断扩大中医药影响力。

四、更大力度深化卫生综合改革。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拿出更有力度的改革措施,促进龙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一是推动服务重心下沉。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内部管理“六个统筹”,促进医共体上下级医院关系更加密切,提供同质化医疗卫生服务。落实与参保人员区域就诊率关联的“总额预算、合理超支分担、结余奖励”医保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医共体、医联体通用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政策,实行“同人同城同价”。二是推动三医协同深化。县域医共体内统一除疫苗、中药饮片、特殊药品以外的药品目录。依托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借助信息化平台,将等级医院的药事管理模式应用到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药事管理同质化。做好双向转诊接续服务,对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患者,住院起付线实行累计计算,向下转诊人数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力支持医疗创新技术及时进入临床应用,区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力争达到30%,检验检查收入占比明显下降。三是创新公立医院管理。推进武进人民医院和武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围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满意度等维度出台具体举措,夯实内涵建设。借鉴推广市一院、市妇保院运营助理模式,充分发挥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作用,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智能化、规范化水平。调整优化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总会计师制度,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医院管理费用占比降至8%以内。

五、更大力度加强“一老一幼”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是提升老龄健康服务水平。优化老年人健康服务,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展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为65-79岁老年人提供肺癌和消化道肿瘤筛查服务,免费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服务。优先为失智失能、肿瘤晚期患者等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每周上门巡诊1次。开展老年营养改善三年行动,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建成老年营养优秀单位。二是提升普惠托育服务水平。深刻分析新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加强人口监测预警和科学研判,指导托育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深入推进“一镇一街道一普惠”,新改扩建普惠托育机构2家、社区普惠托育服务设施2家,创建省示范性托育机构1家、省普惠托育机构2家,培育市级普惠托育机构4家。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大力发展社区托育服务。全面上线托育机构综合监管平台,加强托育机构备案和监管。三是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完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拓展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服务功能,提升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建成儿童友好医院2家。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持续推进好孕行动。全面开展孕产妇抑郁症和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

六、更大力度推进健康武进建设。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进一步形成共治共享格局。一是扎实推进健康武进行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持续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促进、全民健身等10大类27个专项行动,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主要目标任务和监测指标,组织开展年度重点任务考核。二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组织开展主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利用“两微一端”、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创新宣传形式方法,提高健康科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结合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大力开展健康镇村、健康细胞建设。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建设,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保持在42%左右。三是持续巩固卫生创建成果。按照新版国家及省级卫生创建评审管理办法,加强对卫生镇村的日常监管和工作指导,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卫生创建水平,确保5个国家卫生镇、77个省级卫生村顺利通过复审。开展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等主题活动,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七、更大力度提供事业发展支撑。坚持统筹兼顾,一体化推进卫生健康安全、法治、监督、信息化等工作,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是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全系统上下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形成“大安全”理念,构筑“大安全”格局,高度关注政治安全、医疗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存在矛盾纠纷风险的重点领域。调整由区卫生监督所履行安全监管职能,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全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加大监测检查力度,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学习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注重源头防范,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巩固安全稳定良好局面。二是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法治建设,开展法治医院等级评估。完善重大决策法制审查、依法执业和医患纠纷处置三项机制,健全法制审查、法律顾问、法治监督和公平竞争四项制度,推动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卫生健康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促进卫生健康政务服务便利化。三是强化行业综合监管。加大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打击医疗违法行为、非法医疗美容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年非法行医案件同比下降5%。深入推进职业病危害治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企业“应报尽报”。实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用评价行业全覆盖,推动信用评价结果与医疗机构年度校验、投诉查处、专项监督检查、依法执业水平和日常监督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创新执法模式,积极探索“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监督执法组合拳。四是加快智慧医疗建设。实施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推进卫生数据中心整体迁移。加快落实智慧医疗二期项目,推进公立医院信用就医和数字化人民币改造,实现智慧就医引导、智慧住院服务。拓展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功能,实现互联网就医、报告查询、开药缴费、邮寄到家等一站式服务。综合医院互联网服务占比不低于门诊量的4%、专科医院不低于2%。

八、更大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建全面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勤学深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握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上融会贯通,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转化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有力举措。二是抓好巡察整改。把握巡察整改这一重要契机,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注重标本兼治,强化成果运用,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三是筑牢基层堡垒。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做到抓支部党建从业务工作着眼,抓业务工作从支部党建入手,引领党员群众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持续深化“卫健红盟”建设,深化“护佑健康”品牌内涵,促进“党业”融合更有成效。四是严格正风肃纪。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抓好行业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时查核有关纪检信访。持续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动态化实施廉政风险排查和长效制度建设。多形式开展廉洁教育,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五是建强干部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让卫健干部的思想、能力、行动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跟上人民群众期盼,扛起重担重责,干出实绩实效。着眼各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长远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对不同类别干部进行储备。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