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绿色优质农产品新品培育推广项目申报的通知》(常农发〔2023〕70号)等要求,礼嘉葡萄产业联盟拟申报2023年绿色优质农产品新品培育推广项目。
按照文件要求,项目申报主体礼嘉葡萄产业联盟从现有工作基础、实施目标与预期效益、建设内容、实施进度、资金支出计划与明细、主要扶持对象情况等六个方面,紧扣“五个一”要求,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
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能打破礼嘉葡萄产业发展瓶颈,增强绿色优质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特色品质、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全产业链体系,从而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特此请示,请予以批准。
附件:礼嘉葡萄绿色优质农产品新品培育推广工程实施方案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26日
绿色优质农产品新品培育推广工程实 施 方 案
产品名称:礼嘉葡萄
实施单位:礼嘉镇葡萄产业联盟
通讯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嘉苑路33号
邮政编码:213176
联系电话:13357890707
联 系 人:庄国亮
填制日期:2023年12月
实施期限:2023年12月-2024年12月
一、现有工作基础
(一)遴选情况,包括项目公开征集、遴选申报、社会公示等
1.2017年6月1日,礼嘉镇召开葡萄产业意见会。礼嘉镇盛产葡萄等多种果品,葡萄产业已经成为我镇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为实现我镇葡萄产业的提档升级,礼嘉镇农技农机站于6月1日下午2点召开葡萄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意见会,由农技站站长陈小东主持,党委副书记李平华及全镇15家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及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意见会。
在意见会上陈小东站长阐述了当前我镇葡萄种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我镇葡萄产业经历年发展,目前种植规模大,品种丰富,年产量可观。但是礼嘉葡萄存在品牌知名度不高、新品种数量少、栽培新技术缺乏、网络销售平台缺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技术,提升经济效益。杨小龙副站长强调了葡萄种植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求合作社社长以及其社员们在种植的全过程做好农药、化肥使用情况的详细台账记录,按照规范,标准化种植,同时也跟合作社社长签订果品生产销售质量安全承诺书,提高种植户们的品质意识和安全意识。李平华书记针对礼嘉葡萄精品少及销售平台少的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多元化、精品化、全产业链化种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种优质葡萄,从种植到采摘到加工形成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建议礼嘉葡萄形成产业联盟,由合作社、专业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头,团结互助,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解决,同时通过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带动销售,打响品牌。最后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产业联盟事宜,对联盟的建立持欢迎的态度,同时初步商讨了理事会会长、副会长人选以及相应的分工,希望通过产业联盟把我镇葡萄产业做精做强。
2.2017年7月30日,在礼嘉镇葡萄文化小镇创建仪式上,进行礼嘉葡萄产业联盟授牌。
3.2019年12月6日,礼嘉镇召开葡萄产业联盟研讨会。礼嘉镇葡萄产业是礼嘉农业的特色支柱产业,为更好地打响礼嘉葡萄品牌,12月6日下午,礼嘉镇农技农机站在常州国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礼嘉镇葡萄产业联盟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主要是围绕如何发挥礼嘉镇葡萄产业联盟的牵头作用、如何选种礼嘉葡萄的特色品种、如何种好阳光玫瑰等新品种的葡萄、如何提高礼嘉葡萄的种植质量、如何延长礼嘉葡萄的产业链、如何拓展礼嘉葡萄的销售渠道、如何防范礼嘉葡萄种植风险、如何打响礼嘉品牌的知名度、如何带动周边葡萄散户以及如何提高礼嘉葡萄种植户的收益等展开探讨。参会的有常州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常州礼新果品专业合作社、常州一亩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等负责人。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礼嘉葡萄发展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要打响礼嘉葡萄品牌,一是必须转变葡萄种植观念,注重产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品质。二是丰富葡萄品种,利用好礼嘉镇葡萄产业联盟,带动周边散户提高种植水平。三是整合礼嘉多个葡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四是不满足于现状,多走出去考察,学习像丁庄等地的先进经验,精益求精,真正把礼嘉葡萄品牌做大做强,为礼嘉葡萄种植户创收。
(二)总体情况,包括产业规模、生产和销售情况等
2020年以来,礼嘉镇大力推广新品种阳光玫瑰、限根栽培、避雨设施栽培种植新技术,现全镇种植葡萄总面积约1.1万亩,其中阳光玫瑰面积超4000亩,超级女皇等新品种超150亩,避雨设施栽培面积超5000亩,优良的品种,较好的设施为绿色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主体情况,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情况
全镇种植业有绿色食品10个,产地面积5000亩,产量超7000吨,市级名优农产品3个。葡萄生产中大力推广阳光玫瑰新品种、疏花疏果、四季修剪、葡萄套袋等集成生产技术,开展林果科技入户工作,落实“物化技术”补贴,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入户率达95%,每年举办葡萄培训班3-4期,培训农民2000人次。健全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短板弱项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礼嘉葡萄存在品牌知名度不高、新品种数量少、栽培新技术缺乏、网络销售平台缺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技术,提升经济效益。
二、实施目标与预期效益
建设完善果品市场交易制度和加强物流配送设施建设。加强葡萄土壤监测,全面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化肥、农药施用量较2023年全市平均降低10%。建成覆盖城乡的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监测监管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把礼嘉镇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建设内容
(一)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
通过组织邀请专家、葡萄经纪人、葡萄采购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开会研讨,推介葡萄新品种,提高龙头企业和本地葡萄品质和知名度。重点在江苏、安徽等省份组织各种形式的推介活动,扩大市场影响力,挖掘消费空间。
(二)大力扶持经营主体
把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健全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礼嘉葡萄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踏实、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的营销型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主,并依照“产业协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提高整体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强化人才、科技和平台支持
与高效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地方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资源支持。组织政府相关人员、龙头企业,大型示范户外出考察、学习新技术、新模式和品牌建设方法。利用网络平台、物联网平台,定期在现代农业园区举办“葡萄采摘节”、在礼嘉镇举办“葡萄品鉴大会”、“葡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扩大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丰富销售形式,形成特色品牌。
(四)加大政府扶持与监管力度
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典型示范户的葡萄保鲜的气调库建设、水肥一体化项目支持,协助企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高效设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帮助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申请无息贷款和担保抵押资金,办理农业保险,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种植大户采取奖补措施,强化投资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葡萄产业。
政府通过设立相关监管和处罚机制,帮助百姓监管龙头企业的不良行为,保护百姓利益,稳固“龙头企业+普通农户+经销商”合作模式。同时,加大对产品及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安全监管力度。
(五)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
搭建经纪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聘请专家讲授葡萄市场营销策略、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网络直播等,增强农民经纪人的品牌意识。构建葡萄流通服务平台,为葡萄生产者和经纪人提供葡萄市场行情、大批发市场价格动态、葡萄等农产品贸易会展信息等,鼓励开展网上订货和电子商务。
四、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2个月,2023年12月~2024年12月。
1、2023年12月~2024年1月,项目启动阶段,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对接项目任务委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生产基地、生产大户等,通过年度任务等多种方式落实各项工作内容的责任人。
2、2024年2月~2024年6月,项目具体实施阶段,按照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具体工作,推行建设超级女皇,圆叶葡萄品种,技术培训与指导,产品品质检测评价等。
3、2024年7月~2024年10月,项目实施部分成果及品牌建设工作集中展示,积极筹办葡萄文化节、葡萄评比大赛,礼嘉优农电商直播、媒体宣传与报道。
4、2024年11月~2024年12月,项目总结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完成项目总结验收。
五、资金支出计划与明细
项目总投资10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2万元、市县财政资金25万元以及自筹资金50万元。
表1 资金总投入一览表
序号
投资内容
投资金额
(万元)
资金来源
省级专项
资金
市县专项
自筹资金
1
葡萄产业联盟组建
0.5
0
2
建设核心生产基地
45.5
19.5
26
3
礼嘉优农电商平台
4
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
10
5
绿色生产与消费长效运行机制
6
区域特色品牌
25
17
7
农产品质量安全
22
8
其他
合 计
107
32
50
表2 资金投入计划表
项目实施内容
经费预算
备注
总计
省财政
市县财政
自筹
1.1
注册登记制定章程
市监局正式注册登记,并形成章程。
2.1
绿色防控示范工程
35
15
20
绿色防控物资、有机肥等投入品的购置。
2.2
收储运示范基地提升
10.5
4.5
收储运基地的标准化建设补助。
3.1
电商平台提升运维
礼嘉优农直播平台功能升级及日常运维。
4.1
建立绿优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
建设绿色食品标准、产品标准、生产操作规程等,健全完善栽培、分拣、包装、收购、储存、物流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制修订。
4.2
标准化指导、宣贯和培训
编制模式图、明白纸和风险防控手册等标准宣贯材料,邀请专家开展科技培训、地标知识讲座。
5.1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制定绿色生产与消费长效运行机制
6.1
品牌宣传
葡萄文化节、葡萄评比大赛、供销夜市展销等。
6.2
礼嘉盒子定制
葡萄包装盒定制
7.1
绿色食品奖补
9
新申报、续展绿色食品奖补资金
7.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宣传、培训、检测、试剂采购等。
六、主要扶持对象情况
(一)类型、隶属关系、主要职能及业务范围
1.武进区礼嘉镇葡萄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致力于推动葡萄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内成员互利共赢的葡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协会等组织自愿组成的联合体。成员单位有常州市一亩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常州市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常州市嘉泰丰果品专业合作社、常州市圆缘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组成的社会公益性团体组织。
主要职能:提升葡萄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产业内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推广葡萄文化,提高公众对葡萄产业的认知和接受度。
业务范围:1.种植技术支持: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包括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施肥技术等,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2.标准化生产:制定和推广葡萄生产的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3.加工与流通服务:为成员提供加工和流通渠道,包括葡萄酒酿造、葡萄干制作等,以及物流和仓储服务。4.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协助成员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5.行业交流与合作:举办各类行业交流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市场挑战。6.政策与法规咨询:为成员提供政策与法规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其合规经营和享受政策红利。7.人才培养与培训:开展葡萄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8.科技创新与研发:支持成员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葡萄产业的升级和转型。9.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葡萄产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中国葡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0.其他相关服务:根据成员需求,提供其他与葡萄产业相关的服务,如融资支持、法律服务等。
2.常州市一亩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金300万元,是一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占地总面积130亩,投资总额500万元。是一家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葡萄、瓜果蔬菜种植、销售及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种植园。公司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 聚焦延伸葡萄产业链,开发葡萄冻干产业,推动葡萄生产与深加工有机融合,带动礼嘉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把常州一亩田生态农业种植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3.武进区礼嘉绿诚家庭农场:武进区礼嘉绿诚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3月26日,主要从事于葡萄种植。该家庭农场专注于种植夏黑、阳光玫瑰、魏可等葡萄,尤其是阳光玫瑰,甜蜜可口,玫瑰香味十足。经过农场主的细心、专业培育,其阳光玫瑰能延长挂果时间,同时屡屡省、市、区金奖,根本不愁销。此外,还带动周边农户50余户,辐射带动面积500余亩,帮助农户亩效益增加10%。
4.常州市嘉泰丰果品专业合作社:常州市嘉泰丰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3月11日,主要从事于葡萄种植、为本社成员提供种植所需原材料的购买,收购、销售本社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的产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该社子成立以来,一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量使用黄板、生物农药、有机肥等绿色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让礼嘉葡萄品质更上一层楼,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5.常州市圆缘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主要从事于葡萄、水蜜桃果树种植、为本社成员提供种植所需原材料的购买,收购、销售本社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的产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于2021年在对农产品分拣和包装,农产品冷藏保鲜,进行初加工等设施设备投入资金建设,提高存储保鲜自动化,智能化及运营管理。主要销往江浙沪、山东以及西安等地。带动辐射前黄、洛阳、雪堰等镇的种植户。
为推动礼嘉镇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礼嘉镇成功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葡萄基地,其中礼嘉镇葡萄产业联盟积极配合,落实“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助力礼嘉葡萄迈上新台阶,实现种植户增收、农业增效,为礼嘉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二)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内部管理等
联盟为非营利性社会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收支平衡,资金状况良好。联盟建立了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保障了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联盟自成立以来,管理规范,没有受到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