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公共文化服务> 内容
7月18日上午,2024年武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武进区文化馆百相阁召开。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各非遗保护单位负责人及项目传承人到场参加会议。
2023年以来,武进区非遗保护工作亮点频现:调犟牛、常州糕团堆花、杨桥捻纸、马杭木雕、雅浦酒酿造技艺等5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成第七批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评审和公布,全区非遗项目达到115个(国家级1个、省级10个、市级13个,区级91个)。象牙雕刻传承人萧剑波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成为我区首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第一批区级非遗工坊的遴选认定工作,共有6家单位成为我区首批非遗工坊。继续坚持在每年的各类节庆期间举行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活动,先后举办“至味消岁寒非遗凝时光”2023常州冬至消寒喜乐会、“我们的节日·春节”非遗里的年味、“我们的节日·端午”武进区非遗体验周新苑宾馆专场、“非比寻常·‘遗’熠生辉”2024常州非遗消费体验日、“四季遗韵”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让群众有更多的机会来走近非遗、了解非遗,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启动武进区原创非遗卡通形象创作工作,并正式发布。下一步,武进区将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宣传交流及队伍建设力度,通过逐年有序增补非遗项目,制订出台传承人管理考核机制,广泛开展大型展示展演活动,进一步推进“非遗+旅游”模式等多种手段,努力开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局面。
会上,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化艺术科负责人杨雪宣读了第七批区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文件,区文化馆馆长钱峰对去年以来全区非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燕对我区今后的非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会后,著名民俗文化专家季全保为在场的综合文化站站长、非遗保护单位负责人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