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根植“求实”之本 聚力“优质”办学

2024-09-11

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创建于1946年,原名私立武进求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8593平方米,绿化面积19149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32956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21369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级比例为37.4%,五级梯队比例为33.9%。学校秉承“求真务实,固本强基,通达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求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引领,根植“求实”之本、聚力“优质”办学,为首批常州市“新优质学校”之一。

党建引领 建强战斗堡垒

学校坚持党建领航,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强化政治建设,提升党员政治能力素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丰富党员政治生活,切实增强党支部工作活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党员活动,厚植爱国爱党情怀;开展“学思践悟强党性 踔厉奋发建新功”等专题党课,通过讲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信心力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求实”为本 凝聚精神核力

学校始终把“求实”作为校训,吸收现代办学理念和思想精华,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主流文化精神的主体作用,挖掘“求实”文化中的“求是”“求真”“求善”“朴实”“诚实”“踏实”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化资源,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

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笃学敏行、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谓“笃学”,即人要有人品,治学也要有品格。所谓“敏行”,即勇于实践,行动快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笃学是方法,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敏行是实践,实践出真知,正是因为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实践中遭遇的种种考验,才明白了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奇迹需要自己创造,生活因为奋斗而精彩。

提质赋能 致力均衡发展

致力开发“桥韵”课程。学校依托“桥韵”课程体系的整体实施与不断优化,分学科、分年段制定出“求实”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细则,探究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教师课堂教学做到“四环四思”“八度探究”,着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打造一支积极主动思考、善于反思研究、乐于合作进取、勇于创新的发展型湖中教师队伍。根据“桥韵”课程的基本精神和培养目标,构建起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可供学生选择、适切学生发展需求的“桥韵”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释放自己独特的光芒。

重点打造STEM+课程体系。STEM课程的名字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而成。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育模式,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打造湖中的特色文化和特色课堂,使之真正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学校。

集团办学 实现共融共生

作为核心校,湖塘桥初中充分提炼“求实”文化内涵,打造成集团文化品牌。同时,推进成员校文化融合和特色发展,相辅相成、互融互通。

课程建设,共创共建。集团建立课程共建共享机制,制定《湖中庙中共享课程方案》,湖中以“桥韵”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前瞻性项目为核心,庙中以“成”文化为核心理念,进行初一自律、初二自立、初三自强的校本重构。集团校委派贺一丹、周强、顾萍等优秀教师走进庙中课堂,推出“关雎文学”“黑白闪耀”等共享课程,优化课后服务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成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

校际联动,见行见效。集团以“构建学习型学校”为核心,制定《湖中庙中教研活动计划》,着力通过校本研修、青蓝工程、专家引领、校际联动、联合课题等多元化方式,坚持以科研促成长,以交流谋发展,从而切实提升教育集团校办学质量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