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许洪良
老师的一次鼓掌、一番话语,甚至仅仅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有可能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励他们不断前进,有可能最后改变他们的一生。
从教25年,我担任过16届初三班主任工作。我时刻跟自己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领学生走上成人、成才的道路,走上幸福和成功的人生道路。”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学生充满爱是至关重要的。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
了解学生 走近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接触到学生情感点,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
初三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个性表现得非常强烈。我班有一名小徐同学,脾气非常犟。有一次,他与同学发生了摩擦,两人争执起来,连老师来上课了也不管,他大声地哭泣、喊叫,谁的话也不听。我轻轻地把他叫到无人的地方,问他:“这种脾气好吗?”他居然说:“我的脾气一出生就是这样,改不了了。”
在深入了解小徐后,我发现,从小母亲用打的方式教育他,致使他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我想:只要沟通得好,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比别人更讲理,更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更懂事。于是,我耐心地与他谈论有关发脾气的利弊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慢慢地,他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这样对他成长及走上社会都是不利的,并答应今后一定会改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小徐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就特意在班会课上说:“小徐自己说了,他以后不会再发脾气了,我们相信他是个言而有信的人。”而这之后,我发现小徐真的在慢慢改变自己,遇到争执时学着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必定结出硕果,到九年级下学期,小徐竞选上了班干部,在当年的中考中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班主任用心去多方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适时地进行鼓励,这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毕竟人品好才是最可贵的。
尊重学生 感化学生
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现。推心置腹,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体现。初三学生自尊心很强,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老师,产生对抗心理。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是花草,以“园丁”的身份任意浇灌,更不能把学生当成任意填塞东西的“容器”,而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采用一切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保护和发展他们的自尊心。“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诚挚炽热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达到心灵相通。
我班有一名小李同学,为了玩电脑游戏,让其他同学代写作业。我了解情况后,便找小李沟通:“是因为作业多吗?”他摇头。“是因为作业难吗?”他摇头。“是因为身体不好吗?”他还是摇头。“那是为什么呢?”最后,他支支吾吾地说是因为玩过了头而没有时间做。
我首先跟小李讲做作业的目的,然后讲他这样做的危害,轻声地问他:“你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是老大哥了,这样给低年级的学生做榜样吗?而且马上就要中考,到时候拿什么面对父母呢?”整个交流过程中,我始终没有责骂他,而是一步步引导他,“你的脑子很聪明,老师很看好你,还正打算让你做化学课代表呢……”此刻,小李猛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道光芒。我看时机已到,紧接着就问他愿不愿意当化学课代表,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随后流下了后悔的眼泪,说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从那以后,小李的作业总是做得特别认真,最终也考上了心仪的重点高中。
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助推剂;爱,是建立良好师生情感的润滑剂;爱,更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成功的催化剂。16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更加坚定这样的理念:教育学生一年,要想着学生一生,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