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烙画(省级)

2024-06-07


烙艺生辉——汪鹤鸣彩色烙画艺术作品展开幕式

汪鹤鸣作品《伏虎》

武进区文化馆开设烙画公益性课程

烙画又叫烫画,也叫“火针刺绣”,是在木、竹、纸、布、绢、葫芦等材料上用加热的烙针、烙铁烙出图文来的一种民间传统绘画艺术。历史上,烙画曾形成燕山、南阳、金陵、山东等烙画流派。江苏为主要发源地之一,据常州府志记载,常州地区在东晋前就有烙画技艺,到东晋时期,因梳篦生产的发展,则在梳篦上用烙画装饰盛行,常州烙画与常州梳篦发展历史相近,至少已有1600多年历史。

常州烙画的特色是古朴、典雅、细腻、鲜亮,其以烙铁为笔,以电热的灼燃度为墨,在木、竹、纸、布、绢等材质上进行“挥毫”、“泼墨”,以此表现多姿多彩的物象,具有题材广泛、画面清晰流畅、形象生动传神、风格古朴典雅的艺术特点。

近年来,常州烙画保护传承态势良好。2010年,该项目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常州中国烙画研究会成立,成为常州烙画的保护单位;2016年,常州烙画入选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在以汪鹤鸣为代表的一批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常州烙画作品相继在上海世博会、全国文化艺术节、中国花博会等大型展览、赛事中展出或获奖,专题烙画作品展也在常州、南京、深圳等地相继举行,反响十分热烈。此外,烙画研究会还将烙画艺术送进校园,培训了近270余名美术教师和上万名中小学生,走出了一条传承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