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一只小小的“漂流瓶”,巧解社区治理“千千结”。自2023年5月起,湖塘镇人大创新推出“民生漂流瓶”活动,在45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掀起民声民意与为民建言互动“接力跑”,一年多来共收到意见建议31条,全部答复或办理完毕,有效加强闭会期间选民和代表的线下互动,形成畅通式、无障碍意见建议的收集、办理机制。
花东社区位于湖塘镇,地域面积80万平方米,总人口约15000人。步入辖区内的花东二村,笔直的彩虹线为小区添“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增设,方便了行人的出行;垃圾分类亭、健身广场、凉亭、新能源充电桩等的出现,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市民生活更舒心,源自以“心”换“新”创新平台的畅通——湖塘镇人大“民生漂流瓶”。群众可以走进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把自己的心头事、烦心事诉说给人大代表听。
“现在大家有事情,都是坐下来一起商量着办。”花东社区居民高兴明介绍,此前社区门前的健身广场,设施陈旧,通过“民生漂流瓶”的传递,现在对广场上的设施及地坪进行升级改造,更好满足了边居民的健身需求。
停车乱、停车难一直是大部分老旧小区的通病。花东社区现有5000余户住户,车位约2000个。此前就有居民通过漂流瓶反映该现状,为此,社区多方联动,积极联系“帮吾停”出谋划策,经过协商,古方路、花东街、河东路沿街近600车位,晚6点至早8点,免费给周边小区居民停车,缓解老小区停车难题。
“‘民生漂流瓶’推出以来,我们收到了老小区停车紧张、需要协调车位,飞线充电等涵盖民生方方面面的问题,结合社区实际,同时联系上级单位协调,多元共治,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解决。”花东社区党委书记严惠忠说。
在北街社区,辖区金鸡花园安置小区老年人较多,居民通过“民生漂流瓶”反映,每天去马路对面的菜场买菜,都要绕到比较远的地方过人行道,有些人图方便,就会在没有斑马线的地方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
“在今年的湖塘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交相关建议,把情况如实描述。之后,湖塘镇人大与湖塘交警中队多次到现场来查看,并制定了方案。最终增设了一条人行道,并设有礼让行人的标识。”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缪佳介绍说。
增设人行道后,不少市民表示,如今过马路买菜既方便又安全了。“现在驾驶员来来去去,也看得到。相较以前,便利不少。”北街社区居民何娟华说。
人大代表联络站里的“漂流瓶”,承载着百姓的殷殷期盼,也酝酿着人民的幸福安康。采用“漂流瓶”传递的方式,更易为群众尤其是青年接受和参与。为确保该活动科学规范进行,镇人大建立“征集建议、登记受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答复反馈、代表回访、群众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促进活动的长期、有序、健康地推行,使之贯穿于群众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