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围绕“五有五新”工作法,持续深化“在湟里 讲道理”执法品牌,让“小事”不“小视”,让“鲜事”能“先试”,让“要事”得“钥匙”,提质增效经济发达镇改革培育工作,不断激发营商法治“新活力”。
“前后”之间“见微知著”,让“小事”在基层中不被“小视”
解码“枫桥经验”,聚焦矛盾调解、劳资纠纷等“常见病”,抓前端、治未病,推动综合执法业务前置、重点前移。创新打造“在湟里 讲道理”工作室,持续拓展“调解+教育+宣传”三合一功能,为民生小事写好执法“大文章”。组织执法案卷制作业务培训会,以案卷标准及规范、执法文书使用、证据收集及确认、执法程序及法律法规裁量基准的使用为例,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在成效。今年上半年,受理劳资纠纷73起,协调解决拖欠工资3006871元,拆除隐患户外广告牌15处、企业内占用消防通道的违建14046平方米,专项整治占道经营25处、流动摊贩65个、乱张贴乱涂写250处、乱堆放108处,持续推动综合执法工作落地见效。
“破立”之间“革故鼎新”,让“鲜事”在改革中得到“先试”
擂响“改革战鼓”,以“时不我待”的赶考之姿谱写综合执法新篇章。先行先试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履职制度,公开选聘10名企业、村(社区)、行政机关、人大代表等各界人士,组织参加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会,逐一过堂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履职案件。构建审管联动长效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与监管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签订“一个联络表”,建立“两张清单”,科学界定审批和监管的职责定位,切实写好审批改革“后半篇文章”。跨区域执法协作按下“快进键”,与周边乡镇官林镇、嘉泽镇签订两地综合行政执法合作框架协议,同步衔接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提升镇域法治能级。
“加减”之中“宽严相济”,让“要事”在治理中觅得“钥匙”
答好“治理答卷”,以综合执法的温度彰显经济发达镇改革培育的厚度。组建文明劝导员队伍,秉持“执法融情 以教代罚”理念,让违反市容管理条例的当事人“变身”文明劝导员,以“换位体验”赋能主动服务,实现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转变。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梳理17条乡镇综合执法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学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确立《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人民政府不予立案处罚决定书》执法文书,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加大监管流程优化力度,深入探索综合行政执法监管“一件事”制度,推进针对1个对象、围绕“六全”要求、开展若干专业领域检查的“1+6+X”监管执法模式,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法治环境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