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如果说合成生物学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无中生有”的奇妙之门。那么,合成生物制造这个未来产业,便是哲学思辨在现实世界的生动演绎。
在西太湖,有这样一群人、一批企业正以坚定的步伐探索着合成生物制造这个全新的领域,一场以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创新,正以豪迈之姿、磅礴之势拉响引擎。
因地制宜,明确发力方向
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和油脂;利用信使核糖核酸技术快速人工合成疫苗;重构基因让细胞生长成为工业用的新材料……随着合成生物技术发展,这些听上去犹如天方夜谭的场景正在加速走进现实。
2023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推动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合成生物领域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布局,并要求加快前沿技术产业化。
布局当下,赢在未来,立足坚实的医疗健康产业根基,强有力的装备制造配套优势,丰富的应用场景、深入骨髓的创新基因,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全力布局合成生物赛道,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园揭牌,普罗吉医药、创健生物、智态生创等合成生物相关领域企业的集聚,覆盖了从原料产业端到研发工具端,再到医美产品端和严肃医学应用端。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高效运行,市级区域细胞“三中心”实质性运作加快推进。与丹纳赫(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合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成为西太湖浓墨重彩的篇章。
借智引力,抢抓发展先机
合成生物产业,深圳领跑全国。
国际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等众多“首个”落地深圳。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深圳新增合成生物企业占全国40%,已构建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合成生物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惟创新者胜,聚合力为先,借智引力,才能更好推动园区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园区领导多次前往深圳,先后对接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积极争取专家智库和金融机构的支持。
串珠成链,园区与深创投等知名投资集团合作,组建西太湖合成生物产业投资联盟、成立天使投资基金;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密切联动,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常州合成生物化学联合研究中心、蛋白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平台;今年4月,常州西太湖(深圳)协同创新中心启动,园区派驻专业人员前置蹲点,负责渠道开拓、洽谈合作等事宜,搭建互利共赢的桥梁和纽带。
厚积薄发,赛德迪康、脂代科技功能性油脂量产项目、丝心蛋白系列医疗器械项目、重组蛋白组织再生科技项目……今年9月中旬以来,平均每周都有一个合成生物项目签约落户西太湖。上半年,共有20个医疗生物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落户园区。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批科研人才纷至沓来。深圳智态生创创始人厉伟在西太湖成立了常州智态生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出多结构式的短肽产品。东莞松山湖的李海航博士带着合成生物技术成为创健的首席技术官。曾任职法国蒙彼利埃大学附属医院细胞治疗中心的陆肇阳教授加入了蒙彼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让公司在间充质干细胞均质性方面的研究迎来阶段性成果。
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彼此牵引,合成生物产业在西太湖正加速疾驰。
聚焦服务,打造创新生态
与许多地区一样,西太湖将壮大和培育企业作为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资源倾斜做大育强,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核心。
常州天地人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迁址西太湖以来,在合成生物领域搭建了完备的配体开发和生产平台,成为国内生物微球领域头部品牌之一。技术总监曹飞婷表示,西太湖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很好的生态,依托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的电镜检测、质谱检测设备,企业产品的检测周期从以前的一周缩短到现在的一两天,研发效率大大提升。
作为获得“2023年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销量第一”及“2023年全球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原料销量第一”两大全球市场地位的创健医疗,在西太湖设立江苏创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实施的可吸收可降解医用生物材料及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已于10月22日封顶,预计明年4月竣工,7月设备进场安装调试,8月份正式投产。公司董事长钱松表示,西太湖是家族事业的发源地,无论从产业环境还是服务环境,在这里更容易实现双创梦想。
2022年落户西太湖的泰美瑞一直在轻医美赛道上驰骋,2023年,泰美瑞积极拓展合成生物领域,与园区、高校院所合作,成立合成生物学联合创新实验室、医美产品工业设计研究中心,并投资5000万元建设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植入剂项目,今年10月,公司重组胶原蛋白5款新品获批上市。
此外,艾斯康、蒙彼利、东星医疗……一批企业的合成生物产品和技术崭露头角,这与西太湖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是分不开的。园区打造的合成生物公共服务平台,为相关产业项目孵化与引进提供包含装备制造、设备支持、标准制定、外脑咨询、商业培训等服务。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常州分中心在西太湖设立,正计划面向常州全市合成生物企业发展所需,强化新项目组织申报环节政策支持力度。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未来将为园区合成生物产业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下一步,西太湖还将强化现有平台功能,形成支撑合成生物技术发展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同时,以更大力气吸引要素资源集聚,打造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产业创新生态链,为合成生物企业加速成长创造条件。
蓝图既定,未来可期,在西太湖,新一轮“朝阳”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