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7月16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应用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暨中法生态设计交流研讨会”举办。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强、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张秉毅、联合国工发组织循环经济能效处处长Jerome STUCKI、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经济参赞Camille FOURMEAU参加活动并致辞。绿建区通过生态试点的结项评审,成功获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成果示范区。
绿建区相关领导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特别是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生态发展模式上的特色做法。与会专家对绿建区生态设计试点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一致通过了园区生态试点的结项评审。联合国工发组织循环经济能效处处长Jerome STUCKI为园区颁发示范区荣誉奖牌。
作为部省共建、全国唯一的“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建区自2011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绿色建筑推广先行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2020年10月,依托武进良好的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工信部国合中心致函武进区人民政府,授牌共建“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加强中欧绿色低碳产业合作,服务中欧工业对话磋商机制。2021年,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共同组织下,我国开始逐步探索“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应用项目”试点工作,目标是通过试点应用,服务绿色循环发展,响应联合国工发组织倡导的包容可持续的工业发展倡议。经联合国工发组织生态设计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筛选考察和深入调研,去年6月,在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上,绿建区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应用项目”试点单位授牌,为全国三个试点单位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同时将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为试点企业。通过生态设计理念试点的实践和应用,园区和企业找准了现有价值链与生态设计价值链之间的差距,并进行了积极改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态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园区以磅礴之势涌现。园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成为行业标杆,《人民日报》对园区建筑固废循环利用体系进行了整版报道,可复制可推广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生态发展模式得到了业界的肯定,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应用于苏州、无锡、南京、浙江丽水等地。在生态理念带动下,园区和企业对生态发展的理解和认知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生态发展模式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良好的生态理念和模式也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绿和公司已完成股改,计划在2025年上市;检测企业申达股份已于2023年进入资本市场;环保设备企业贝赛尔,产品已成为世界固废物终端处理行业的首选装备;江苏森迈集团的低能耗星空顶网布产品大批量出口欧美;克力空调的特种空调生产实现了显著的降本增效,空调温控技术也跻身行业前茅;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制造商美卓伦主要产品荣获了“2024全球红点产品设计大奖”。
生态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更是绿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园区将以此次获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成果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广建筑全生命周期生态发展模式,发挥好试点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的经验从“盆景”变成“风景”。持续围绕生态设计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近)零碳园区建设、加强中欧绿色低碳产业合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生态发展模式国际标杆”。紧扣绿色生态发展主题,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模式向更多城市、更广领域输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武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