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西太湖2家企业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常州恒丰特导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2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此次武进唯一获奖项目。
据悉,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有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是2021年11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后,时隔两年多再次颁发国家科技奖,相当于积累了3年的项目在角逐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其获奖难度较过去大幅提升,最终突出重围的项目可谓优中选优。
此次参与项目获奖的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正负极材料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及关键装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一直以来,公司把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很早就成立了研究院。近3年,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亿元,过硬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使其成为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龙头。
近年来,公司参与的“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智能化生产”项目荣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的 “锂电池材料智能化生产线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与的“高比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定制化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企业还牵头制定锂电智能产线团体标准,编著的《粉体工程》成为清华大学本科教材,有力推动我国锂电装备行业水平提升和产业升级。
另一个二等奖项目参与企业是常州恒丰特导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特种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镀银导体、镀锡导体、镀镍导体等,是国内较早从事特种导体生产的企业之一,拥有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合金导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机构和平台,先后获得18项发明专利及35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研发的镉铜合金线替代进口,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研发的超高频信号传输用高性能镀银铜导体材料,实现重要材料国产化,缩短我国与欧美制造商之间的技术差距。
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极细金属导体与超高压电子铝箔材料技术项目”,解决合金材料的成份设计和铸造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拉丝形变工艺及绞合工艺关键技术和难点。参与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高性能铜合金镀膜丝线材成套技术”,解决了高性能铜合金超细导体材料热处理过程中粘丝、性能不均匀及导体绞合后易打卷、弯曲、变形、易断、成品率低等技术瓶颈问题。
两家企业的获奖,是对其科技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的底气和动力,更为其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