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10月24日,省水产品质量工作组驻武进督导专员袁锐、武进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黄桦带队赴武进水产养殖场开展走访调研,与武进水产养殖场管理人员和场内10余户养殖户开展座谈交流,就当前水产养殖行业面临问题开展讨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养殖等政策技术作了宣传。
会上,黄桦针对养殖户比较关心的投入品使用、苗种更新等问题作了一一解答,并将3年来武进区依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进行试验示范的“大宗淡水鱼低抗(无抗)养殖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将该模式下成本和效益与传统养殖模式作了对比,和养殖户一起算了一笔“经济账”。试验表明,通过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合理控制饲料投喂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是可以实现无抗应用或抗生素可控的。(比面上抗生素减药量减少50%以上)同时,在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高压下,传统的热水鱼高密度养殖模式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延长鱼类生长周期或疏养夏花拉大冬片规格的方式,错峰占据热水鱼销售市场,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争取更高收益。
袁锐专员从实验室层面总结了近年来水产药敏实验中菌株耐药性增强、各地菌属异同等现象。他强调,水产养殖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水产病害层出不穷。在疾病防治过程中,要逐步养成预防为主的意识,通过降低养殖密度、免疫强化等措施提高鱼体免疫力,力争最大程度减少养殖损失。袁锐表示,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养殖观念和养殖模式的问题,降低养殖密度并不等于降低养殖收益。广大养殖户只有主动求变,将传统养殖模式转变为节本增效的健康养殖模式,才能在鳊鱼竞争市场中生存下来。同时,现场还免费分发了《养鱼养虾先养水》、《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等科普书籍。
下一步,武进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将继续开展绿色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积极拓宽绿色养殖模式试验深度和广度,不断引导全区养殖观念由“量大取胜”向“高效优质”转变,建立和推广适合武进本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水产品质量与水产经济协调统一的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同时依托武进水产养殖场和供销合作联合社构建农合联平台,打造优质水产品牌,开拓水产品销售渠道,为全区水产养殖业扩大发展空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