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最近,我区合成生物产业“大动作”频频,初步开启了“周周签”落地模式:9月26日,脂代科技功能性油脂量产项目落地;9月30日,急慢性创面修复生物合成膜材料技术项目签约;10月12日,苏州丝波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地;10月18日,重组蛋白组织再生科技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武进……今年以来,我区累计签约20个医疗生物项目,总投资额超20亿元。
其中,脂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低脂低卡食用油的科技公司,企业采用生物合成工艺,实现了甘油二酯油的连续化生产,市场份额超70%。年初,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城市投资建新厂,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凭借其在合成生物产业领域的深厚优势、清晰定位以及便捷交通成为最佳选择。
在后续服务中,西太湖的招商团队也毫不含糊。“合成生物相关生产线的落地对厂房环保、安全等方面有极高的要求。为满足企业生产要求,我们招商项目团队带着对方在一周内甄选了3个厂房。”西太湖管委会招商局局长牛明介绍。据了解,脂代科技将于年底开始建设常州研发中心,三号量产工厂将于明年开工,这将是企业首个万吨级工厂。
合成生物项目投入大、研发风险高;资本加持,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去年,西太湖合成生物投资基金成立,深创投、松禾资本、金雨茂物、望溪资本、为来资本与国经集团、伟驰集团共同发起成立西太湖合成生物产业投资联盟,以资本赋能,打通合成生物前沿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全链条。
目前,首期规模3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即将完成组建。我区还与深创投等知名投资集团深化合作,依托西太湖合成生物产业投资联盟成立天使投资基金,专注合成生物产业投资,先后支持种子期、天使轮等早期合成生物学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我们成功引进了百亿级重组白蛋白项目普罗吉、创健医疗合成生物材料制造项目等七大项目,这也显示了投资方对武进合成生物产业的信心。”常州伟驰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陈伟表示。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转换器”。在武进,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高效运行,市级区域细胞“三中心”实质性运作加快推进,积极打造省细胞和基因技术产业先导区。抢抓千亿级市场风口,我区正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产业创新生态链,为合成生物企业加速成长创造最好条件。
走进常州市艾斯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业创新研发的多糖创面敷贴正以每小时8000片的速度包装生产。“这款敷贴适用于体表非慢性创面的护理,取得了医疗器械二类注册证。”常州市艾斯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陈透露,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艾斯康致力于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其开发的具有抗敏功效的活性成分,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未来,企业将聚焦各方优势资源,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布局合成生物产业,形成颠覆性的创新成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常州落地转化。
药监局的资格审批是合成生物产品能否成功上市的关键一步,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常州分中心也布局在西太湖。未来,中心将面向全市合成生物企业发展所需,围绕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等开展审评核查,强化新项目组织申报环节政策支持力度。
合成生物作为一项颠覆性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是我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截至目前,我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87家,同时集聚了普罗吉医药、创健生物、智态生创、天地人和等合成生物相关领域企业20余家,覆盖从原料产业端到研发工具端,再到医美产品端和严肃医学应用端等多个领域。当“万亿之城”锁定“千亿产业”,首位强区打造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的进度还在持续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