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抓主题重实效深开放 武进深化改革做文章
发布日期: 2024-10-10    来源:武进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与开放,是浸入武进人骨子里的基因,是武进人的鲜明特质。

回望发展历程,无论是新能源产业的“异军突起”、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还是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壮大,无论是综合实力的大提升、城乡面貌的大改变,还是人民生活的大改善,武进每一次“华丽转身”,无不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无不得益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改革。

抓改革主题 “先行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国庆假期,雪堰镇绣衣村村民胡亚伟时常来到4公里外的雪东村,远远看着自己的新房已现雏形,心里充满希望。

“老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一直想建新房却没有机会。雪东村有宅改试点的机会,40套房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住满。”胡亚伟告诉记者。一边有需求,一边有名额,“双向奔赴”的契机让创新动作——在本镇域范围内跨村使用宅基地建房成为可能。

雪东村规划建设农房40套,其中有10套被绣衣村、阖闾城村、雅浦村等外村人“认领”。雪东村党总支副书记董庆介绍,以前政策只允许宅基地在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武进区在充分保障本组、本村农户建房需求前提下,探索宅基地资格权在镇域范围内流动,破解村域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建房意愿不一致、制度限制不畅通等瓶颈问题。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一组数据有力诠释武进宅基地改革成果:健全了保障多元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预计每年可使全区农民增收1.5亿元;建立了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累计净收益超40亿元;完善了公平取得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开展闲置宅基地(农房)出租1.3万宗,增加租赁收益9400余万元;集体经营建设性用地有偿使用500余宗,收益近3000万元。

重改革实效 “关键变量”转化为“强劲增量”

从全球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安川机器人在武高新设立海外第一家也是目前全球单体工厂生产能力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制造基地,到纳博特斯克、快克智能、节卡、遨博、金石、贝叶斯等一批机器人企业集群发展,武进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主攻、其他新兴机器人领域为侧翼的发展格局。

今年是武进现代化强区建设的攻坚突破之年,武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和氢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在规模集聚、创新能力、产业生态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拥抱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在“两湖”创新区,武进积极探索城市开发模式、城乡建设用地、总部功能集聚等领域的改革,努力把创新高地打造成改革高地;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着力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新型科研攻关模式、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等方面深化探索,推动“武进制造”向“武进智造”“武进创造”蝶变升级。

深改革开放 “必由之路”转化为“跃升之径”

项目之花落地,“护花使者”不可少。

今年8月,武进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发布“A武进”营商环境第十批举措,包含“开展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强化科技招商、集聚创新资源”“深化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建设”等六大方面内容。截至目前,武进已按照创新性、实效性、可推广性原则,发布95项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举措,不断跟进解决企业“全生命周期”问题,用心用情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店小二”。

近年来,武进统筹做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两篇文章,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大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外资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升开发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载体能级,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