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2023年全区新能源领域规上产值预计超2100亿元
在新能源之都建设中持续扩大“首位度”
发布日期: 2024-01-22    来源:武进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走进位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套建在天花板上的智能“运输”系统高速运转,时不时有“包裹”在指定点位“空投”降落,同时其下方“队友”机器人也在按照订单指令,从自动售货机上取货、出库……

“该车间于去年6月建成投用,这是由90后生产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零部件出库操作系统,也是助力企业畅通物流循环的‘关键之钥’,工人只需站在生产线旁边操作设备、下达指令,机器人就可以按照要求进入仓库取出零件送抵指定位置。”公司董事长虞兰剑介绍。

作为主要从事锂电正负极材料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及关键装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的新能源企业,百利锂电把创新作为立身之本。近3年,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亿元,过硬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使其成为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龙头。“我们2023年拿到的订单量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近一倍。”虞兰剑表示,凭借一次又一次创新,公司成功实现锂电装备产业产品全覆盖。

这是武进扛起新能源之都首位担当下的生动案例。

数据显示,2023年,武进牢牢把握新能源赛道先发领跑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发储送用网”全产业链布局,全区新能源领域规上产值预计超2100亿元,总量和增幅均为全市第一,切实扛起了首位担当。

再将目光投向园区西北角,1月15日,“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载体——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项目迎来首栋厂房主体结构封顶,计划6月竣工投用。

常州氢湾项目计划重点招引制氢、氢储运、燃料电池、氢储能的核心零部件及检测检验企业。“截至目前,常州氢湾已引进氢能项目25个,总投资超20亿元,逐步形成氢能项目集聚效应,进一步打响常州氢湾品牌。”西太湖管委会招商局新能源负责人说。

马不停蹄的项目建设背后,彰显的是武进满满当当的干劲,更是满满当当的信心。

刚刚结束的市两会武进代表团分组讨论中,武进定下2024年将锚定“领跑新能源产业赛道”的目标愿景,开足马力、奋勇争先,努力让新能源之都首位区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近期,我省出台了《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武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赋能助力。“武进将抓住政策机遇,持续巩固新能源汽车整车优势,充分激发‘理想’品牌号召力,精准招引更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销售管理、区域总部等‘微笑曲线’两端的功能性机构,加快协调解决理想汽车供应物流、生活配套等需求,确保三基地今年投产。”区发改局局长祁斌表示,聚力下好整车配套“优势棋”,武进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本地配套率达50%,产业链完整度达70%,产值规模超1500亿元。

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产业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网联化就是“下半场”。如何下好智能网联“关键棋”?武进将紧跟“车能路云”融合发展趋势,战略布局汽车电子、第三代半导体、智能底盘及车联网设施设备等重点领域,积极抢占万亿级新蓝海。

在新能源之都建设中扩大“首位度”,武进还将下好氢能储能“先手棋”。“我们一方面将在氢能领域先发领跑,深化常州氢湾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领先、全国有影响的‘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另一方面还将在储能领域做大优势,依托万帮数字能源、苏文电能等龙头企业,深化‘上游(产业端)+中游(建设端)+下游(运营端)’协同发展的智能微电网产业联盟建设,力争为全省全国探路。”区工信局局长张文伟表示。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