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立足基层“小舞台” 做好健康“大文章”

2024-01-18

每周3天,省人民医院专家坐诊消化科;每天,都有市三甲医院专家坐诊;去年年底,基层医院首台联影80排160层CT投入使用……近年来,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强综合、精专科、优服务”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做精特色专科,做优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努力做好基层健康服务“大文章”。

专家门诊天天有,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不需要赶到南京,在这里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对患者来说,真是放心又方便。”1月12日,83岁的杨老太又来到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接受了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专家李学良为其进行的食管狭窄扩张术。杨老太是金坛人,2018年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需要定期做食管狭窄扩张,其儿子经人介绍慕名带母亲来这里进行治疗,精湛的技术和诚挚的服务,让每年需要做2~3次食管狭窄扩张术的杨老太成为常客。

2013年,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成立消化病分中心,全面开展静脉麻醉下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每周二、周五、周六,都有省人民医院专家坐诊。10年来,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在常武地区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和专科知名度,不仅使辖区百姓在家门口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省城医院的高端诊疗服务,还吸引了周边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为了让辖区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医院持续发力,依托医联体优势,完成消化科李学良主任专家工作室,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驻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联合病房、胸痛单元的建设工作。每周,常州二院普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的专家定期坐诊,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名医谭家颖、常州市中医医院原主任中医师邱智、副主任中医师刘崇玉,常州三院主任中医师胡余绍来院坐诊,“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坐诊成为常态。

“输血”“造血”并举,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省、市专家的到来,提升了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但‘输血’与‘造血’并举,才能真正提升医院自身的医疗水平。”在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院长陈欣看来,只有加快人才培养,强化内涵建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才能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辖区百姓健康服务。

与医联体单位合作成立的各类学科诊治中心也成为医院“造血”的重要抓手。医院消化科和省人民医院以技术合作为纽带,通过省级专家来院坐诊、查房、学术讲座及手术,带动了医院消化科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如今,医院消化科全天开诊,可独立开展常规消化科的各类手术;与常州二院慢病科合作,积极打造慢病管理中心,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切入点,启动慢性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建立省级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积极探索慢性病分级诊治模式。医院不断深化与医联体单位的技术协作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去年以来,在高新区管委会和南夏墅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对医院外部环境、检验中心、内镜中心、消防设施等进行了一系列改善。如今,院内整体环境焕然一新,就医条件、诊疗环境和服务流程得到明显优化。还购进了GE LOGIQ E10S超声诊断仪,史托斯腔镜、呼吸系统疾病检测设备,引进了基层医院最高端的联影80排160层CT,医技检查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医院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与两家企业开展党建联盟,构建医企结对的工作新格局。为园区企业开展一站式体检、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等服务,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为武高新这座科产城人融合的“理想之城”贡献卫健力量。

以内涵建设为引擎,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去年8月,医院成功创建基层二级医院。站在新的起点上,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又开启了争创二甲医院的征程。他们将不断聚力党建引领、聚力人才培养、深化医联体建设、聚力优化体系,重点推进消化科省级基层特色科室建设,骨科、慢病科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建设,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