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脑梗高发,近一月收治80例 武进中医医院专家提醒:时间就是大脑,把握“溶栓”黄金时间

2024-12-26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寒冷空气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引起血压升高和血管阻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近一月来,武进中医医院脑病科已陆续收治了80余例脑梗患者,68岁的陈大爷便是其中之一。幸亏他及时就诊并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如今恢复良好。

回忆起发病当晚,陈大爷仍心有余悸。当时,他像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准备散步,却突然出现口齿不清、右侧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右手甚至无法抓握,走路时右腿明显拖地,险些摔倒。家属见状,立即将陈大爷送往武进中医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初步判断陈大爷可能是脑梗发作,迅速启动卒中救治绿色通道,联系脑病科会诊,完善头颅CT平扫、血糖、血常规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幸运的是,陈大爷从发病到就诊仅用了1小时,尚处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发病4.5小时)。与家属耐心沟通后,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许佳平立即为陈大爷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效果良好。1小时后,陈大爷右侧肢体力量恢复,手脚逐渐灵活,言语表达也明显好转。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未发现出血情况。5天后,陈大爷四肢活动自如,各项症状完全消失,顺利康复出院,如今生活完全能自理,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脑梗又称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短,病情进展快,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绝大多数病人会留下永久性后遗症,为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溶解血栓的药物,使阻塞的血管重新畅通,以恢复大脑正常血氧供应,尽可能拯救因血管堵塞而坏死的脑细胞。

“静脉溶栓黄金治疗时间窗只有4.5小时,越早溶栓,获益越大,风险越小。一旦发病超过4.5小时,脑梗塞范围扩大,可挽救的脑组织减少,此时进行溶栓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通常不建议再进行溶栓治疗。”许佳平介绍,“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进行多模影像CTA+CTP检查以评估血管也是必要的。如果检查发现存在大血管闭塞的情况,可以在神经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静脉溶栓后动脉取栓或者直接动脉取栓等方法来实现血管再通。”

时间就是大脑。脑血流中断30秒即发生脑代谢改变,1分钟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超过5分钟即可造成脑组织梗死,脑细胞组织一旦梗死几乎是不可逆的。因此,急性脑梗救治的成功率与发病后的就诊时间密切相关。早期识别脑梗死的发生尤为重要,一旦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或不能说话等情况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记录发病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治疗。

冬季是急性脑梗死的高发期。专家建议,预防脑血管意外,首先要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遵医嘱服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清淡饮食、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冬季注意保暖。此外,建议成年人每周参加3至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许佳平 武进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基层组委员,常州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曾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头痛、眩晕、帕金森病、痴呆、情绪障碍以及失眠等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