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竟然也长带状疱疹? 武进中医医院专家提醒:中老年人耳痛、面瘫需警惕

2024-11-22

秋冬交替之际,正是带状疱疹的高发时节。在大家印象中,带状疱疹似乎多出现在腰背部、腰腹部,也即所谓的“缠腰蛇”。其实,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近日,武进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收治了一位深受耳部带状疱疹困扰,并引起面瘫的老年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如今其病情恢复良好。

半个月前,80岁的陈奶奶莫名感觉右耳朵发痒,随后几天又出现了针刺样疼痛,完全不能碰触,轻轻一碰便疼得要命。同时,右侧头颅也出现疼痛感。在当地卫生院就诊,并未发现耳部异常,输液治疗后,疼痛丝毫没好转。陈奶奶疼得彻夜难眠,甚至右侧耳听力也开始下降,还出现了口歪眼斜的症状,家人急忙将其送至武进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德清接诊后仔细查体,发现其右侧耳郭红肿,耳甲长了一些大小不等的疱疹。面部已有明显的病态面容,右闭眼无力、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喝水时水会从右侧嘴角漏出来。种种迹象表明,导致陈奶奶耳痛、头痛的罪魁祸首就是带状疱疹,且病毒已经入侵面部神经,造成了明显的面瘫症状。

入院后,王德清予抗病毒、激素消肿、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等对症治疗,帮助陈奶奶控制炎症,防止面瘫加重,同时配合清热消炎的中药口服。治疗三天后,陈奶奶右耳肿痛、头痛的症状明显好转。经过一周的治疗,陈奶奶恢复良好,面瘫问题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王德清介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得了带状疱疹,除了典型的红斑、水疱、皮疹之外,还有明显的针刺样或灼烧样疼痛。耳部带状疱疹是较为少见的一种,常发生于受凉、疲劳、身体免疫力下降后,起病初期会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随后出现耳郭、耳内和耳周剧烈疼痛,继而耳甲腔、外耳道、耳周出现疱疹。若同时侵犯面神经,还会出现一侧周围性面瘫,且发展迅速,一到两周就可发展为完全性面瘫。此外,还可伴有耳鸣、感音神经性聋、眩晕及平衡性失调等症状。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因此更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

专家提醒,带状疱疹好发于中老年人、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的人群,此类人群可以关注带状疱疹的前驱症状,如乏力、低烧、头痛等症状,受影响的皮肤也可能提前出现烧灼感或疼痛等异常感觉。一旦发现有疱疹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而发生后遗神经痛。

提高抵抗力是预防带状疱疹最重要的措施,生活中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规律作息,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均衡,多吃豆制品、鱼、蛋、瘦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50岁以上人群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带状疱疹。

专家介绍>>

王德清 武进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预防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南京鼓楼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学习。擅长耳鼻咽喉及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尤其对耳源性眩晕、各种中耳炎、变应性鼻炎、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头颈部及咽旁间隙肿瘤等本科室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常规开展耳鼻咽喉及头颈部肿瘤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