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进中医医院普外科又完成一例高难度“双镜联合”手术,运用“3D腹腔镜+胆道镜”,为一名升结肠癌合并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胆囊炎的患者一次性解决了三大问题,以最小的创伤解除了病痛,如今患者恢复良好。
三个月前,75岁的贾大爷因发现右腹部肿块、经常性腹痛腹胀,来到武进中医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升结肠肿瘤,存在恶性可能。同时,贾大爷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囊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周建刚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团队展开详细讨论和多学科会诊。
“贾大爷的肿瘤有3到5厘米,如同鸭蛋般大小,且位置复杂,局部切除难度较大,需要行升结肠肿瘤根治性手术。同时,他还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胆囊炎症明显,手术涉及多个脏器切除、消化道重建、胆总管修补成形。针对贾大爷的病情,以往需要分次手术,手术创伤大,手术区域黏连严重。选用3D腹腔镜手术可以精准切除肿瘤,而且还能同时处理胆总管结石。”周建刚分析道。
经过详细的多学科评估和方案讨论,普外科团队决定为贾大爷进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修补、胆囊切除术。手术难度在于升结肠的肿瘤较大,结肠的血管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血管丛林”,其中多根重要的动脉和静脉紧密分布,肿瘤就藏匿在这片“藤蔓交织”的深处。一旦术中损伤这些血管,就可能引发大出血等严重后果。
利用3D腹腔镜手术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和清晰视野,周建刚很快在错综复杂的“血管丛林”中锁定了肿瘤位置,谨慎地将血管与肿瘤分离,实现了肿瘤的完整切除。同时,将胆道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取出了胆总管结石并精细缝合,缝合胆总管时精确到1至2毫米厚度的胆管边缘组织,确保缝合严密,最大程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全力协作下,手术仅用时90分钟便顺利完成,几乎无出血。术后第一天,贾大爷便能下床走动,一周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病理提示肿瘤属于早期,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专家科普>>
升结肠癌是结肠癌的一个种类,指发生于升结肠的恶性肿瘤。由于升结肠的管腔比较大,所以肿瘤不易引起结肠的梗阻,往往生长迅速,出现临床症状较晚,早期不易发现。临床症状以腹胀、腹痛、腹泻及右腹部肿块为主,也可出现贫血、消瘦以及营养不良等现象。对于结肠肿瘤的预防,专家建议45周岁以上或有肠癌家族史人群要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早期筛查,早期发现,一旦发现病灶及时处理。
胆总管是胆汁通向肠道的途径,胆总管里的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一般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当结石将胆管堵住时,会出现反复腹痛或黄疸。发生感染后可出现典型的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联征。对于胆道结石的预防,周建刚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不要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也不能盲目节食减肥。
前沿技术>>
手术是治疗结肠肿瘤及胆道结石的重要手段,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疤痕明显;腹腔镜手术则面临学习曲线长、器械灵敏度受限的问题。武进中医医院普外科引入了3D腹腔镜辅助手术技术,提供了超高清3D视野和高度灵活的手术器械,显著提高了手术精确度。对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消化道肿瘤,3D腹腔镜辅助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对于恶性肿瘤,则能实现更彻底的根治,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让患者能更早地接受后续治疗,延长生存期。
周建刚(左三)主任团队在手术
专家介绍>>
周建刚 武进中医医院外二科(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曾在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及上海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擅长胃肠外科、肿瘤及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