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多个器官,糖尿病肾脏疾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第一位病因。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位列病因的第二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因此,对糖友来说,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家住湖塘的杨先生今年59岁,十多年前被确诊了2型糖尿病。他自觉身体没有明显不适,经常断断续续的服用降糖药。平时既不监测血糖,也不控制饮食,血糖长期控制不好。两年前,杨先生在检查时发现血肌酐明显升高,医生建议他住院进行系统检查,调整治疗方案,但他依然没有引起重视。春节前夕,聚餐变多,杨先生大吃大喝并不节制。最近半月,他出现了恶心、呕吐、胃口差、腰酸乏力等症状,走路时总感到下肢无力,腿部水肿,这才来到武进中医医院就诊。
肾病科医生接诊后,完善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查,提示多项指标异常,尿素氮高达37.20mmol/L,血肌酐高达939.00umol/L,是正常值的十倍以上,血钾也高达6.59mmol/L(正常浓度3.5~5.5mmol/l),血气分析结果提示代谢性酸中毒,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随时可能诱发心力、呼吸衰竭,甚至出现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肾病科医护团队迅速开展救治,建立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立即予利尿排钾、血液透析等治疗,辅以降糖、调节钙磷代谢、纠正贫血等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杨先生病情逐渐好转,胃口变好,双下肢浮肿消退,恶心、呕吐、腰酸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贫血改善,一周后病情平稳出院。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阶段,已无法逆转,更无法治愈,杨先生虽通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挽救了生命,但后期需要定期来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表现隐匿,几乎没有任何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泡沫增多、夜尿增多、腰酸乏力等,极易被患者和家属忽视,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当患者出现下肢明显水肿、尿量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肾功能往往已明显受损。随着病情进展,肾脏排钾能力逐渐下降,再加之饮食不注意,极易发生血管内钾潴留,出现高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肢体麻痹、心律失常等,甚至可能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需定期进行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相关项目的筛查,及时发现、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发展至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柑橘、香蕉、马铃薯、桔子、各种腌制品、干货、酱料等。”肾病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蒋丽君介绍。
“除了糖尿病肾脏疾病,当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因此,糖友们一定要长期控制血糖平稳,谨防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建议糖友们定期检查血脂、尿常规、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酸,必要时可加做泌尿系统B超、肾血管彩超。如发现血糖控制不佳,蛋白尿、血清肌酐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早期接受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糖友们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使血糖、血压维持在平稳水平,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规律作息。”内分泌科主治中医师黄英俊说道。
蒋丽君 武进中医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孟河医派传承人,常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曾至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进修学习,工作十余年。擅长肾病科各种疾病包括急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等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