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按照《国务院食安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的通知》(食安委发〔2022〕7号)和省、市、区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和政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镇、村二级领导干部分层、食品生产经营者分级、层级对应,督导督查、精准防控、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确保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因地制宜。根据镇、村(社区)两级干部数量和包保主体数量情况,通过合理调整包保主体分级标准、适当扩大包保干部范围,科学确定包保比例,防止包保任务畸轻畸重。
(二)突出重点。包保督导应突出重点、强化风险防范,对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必须开展现场督导,可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和各类现场调研、指导、检查等开展;对包保主体多且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施分片包保、集中现场督导;对低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者,可采取集中汇报、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非现场督导。
(三)务求实效。必须保证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有对应的包保干部,确保包得住、督得了、完得成。
三、工作安排
围绕2024年高效常态化运行的进度要求,2022年初步建立责任清单制、任务清单制、督查清单制以及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制度。
(一)调查核实底数
1. 核实市场主体底数。镇食安办统一组织对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的分布、规模、业态开展全覆盖摸底调查,合理确定镇级领导督导C级主体分级标准,建立C级主体清单;并指导各村(社区)合理确定D级主体分级标准。
2. 确定包保干部范围。分管食品安全工作和分管食品相关工作(教育、民政、农业农村、商务、文广旅、卫生健康等行业或领域)的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参与镇级督导工作;可由镇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担任包保领导助理,由镇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业务科室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各村(社区)结合包保主体情况,确定包保干部范围;主体数量特别多的(每名包保干部超过50个主体),可以将包保干部范围扩大至食安委成员单位负责人,村(社区)可扩大至食品安全协管人员。但各级均不得用监管人员代替包保干部。
3. 分层分级建档。镇食安办、村(社区)委员会采取镇、村二层包保干部分别负责C、D二级包保主体的方式,分级建立各级包保干部名单和包保主体台账,做到人、主体一一对应,并明确联系人,确保每一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都有相应的包保干部和相关台帐。
(二)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
镇食安办会同相关部门根据C级主体台账和包保干部范围,拟定镇级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并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确认。镇食安办指导各村(社区)确定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村(社区)包保干部名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经村(社区)确认后报镇食安委。
(二)签订“承诺书”
镇食安办组织镇级包保干部与区食安委主任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镇食安办指导村(社区)包保干部签订承诺书,村(社区)包保干部与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居委会)主任签订承诺书。
(四)开展培训工作
镇食安办根据包保工作的要求,负责对食品安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具体工作任务和平台信息系统进行宣传、培训和讲解。
(五)组织开展督导
各级包保干部每季度对所有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应增加频次。包保干部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开展督导,并及时在国务院食安办统一建设运行的“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上填报督导情况。督导发现问题的,督促相关主体及时纠正,并通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收到包保干部通报的问题线索后,应当立即组织现场检查或立案调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置,并将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包保干部。包保工作中,不得将包保责任代替监管责任,也不得将监管责任代替包保责任。
2022年,主要将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包保主体,力争包保干部对确认的包保主体开展1次包保督导。2023年,包保主体覆盖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包保干部每季度对所有包保主体开展1次包保督导;建立完善包保主体、包保干部基础数据,及时动态调整,实现包保数据与业务数据共享。2024年,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实现常态化高效运行,风险防控更加科学精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工作,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要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实体化运行,按照上级部门的时序进度要求完成包保工作任务;要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路线图、责任人、时间表,确保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地落实。
(二)强化督查考核。镇食安委要将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实情况纳入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并建立健全督查清单制度。要成立督查组,制定督查方案并组织实施。督查要采用“四不两直”等方式进行,重点督查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完成任务。对工作不力的进行警示约谈、限期整改并视情通报。督查频次一般每年1次。
(三)加强信息报送。镇食安办要按规定逐级上报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镇级承诺书、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报区食安办存档备案,镇、村两级承诺书、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报上一级食安办存档备查,可以通过扫描等方式报送电子版。要及时更新报送包保干部、包保主体信息,确保数据完整规范、客观准确。包保干部因工作调整、人事变动等原因需要更换的,须在调整变动后5个工作日内重新确定包保干部,建立包保对应关系。各村(社区)和成员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报送工作进展和成效,工作信息及时报送至镇食安办。
(四)严守工作纪律。各级包保干部要严格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文件规定,按照任务清单开展督导,不得层层加码,不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加重企业负担,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遵守廉政纪律,不得违规收受企业财物、接受企业宴请,力戒形式主义,杜绝层层陪同。
附件:1. 洛阳镇落实食品安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 制领导小组名单
2. 镇级包保干部责任清单
3. 洛阳镇落实食品安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专班名单
洛阳镇人民政府
2024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下载附件:洛政发【2024】11号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