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在洛阳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根据《镇人民代表大会听取镇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实施方案》要求,现就洛阳镇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请正式代表予以审议,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年度环境状况可达性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洛阳镇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迎难而上、接续攻坚,高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总体环境状况。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改善态势。2023年,全镇PM2.5浓度不超过31.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超过78.9%,臭氧污染得到初步遏制;地表水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82.4%,市考以上断面消除劣V类,区域内13条劣V类一、二级支流支浜完成整治销号;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大气环境状况。2023年1-12月,洛阳镇PM2.5累计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分别排名全区第四、第三。辖区内降尘年均浓度为1.97吨/平方千米·月,相比市定目标下降幅度为14.3%,达年度考核要求。
水环境状况。积极落实水岸协同治理举措,统筹完善涉水基础设施。河道内外源污染不断减少,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下降,13条劣V类一、二级支流支浜完成消劣,武进港出水水质达到优Ⅲ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依法依规做好洛阳镇重点项目用地的批供以及历年违法用地的整治工作,土地利用管理常规推进。做好各类图斑核查整改,共核查部、省级下发的各类图斑2071宗,并按时完成相关填报整改工作;推进占补平衡土地复垦项目4个共116.3亩,均已完成;盘活存量低效用地263亩,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土地利用综合整治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2023年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高质量完成市、区下达的环境攻坚目标任务。2023年,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打好蓝天保卫战,提升空气环境质量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监督指导辖区内5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深入开展“危污散乱低”出清提升行动。对2022年摸排出的53家“污乱”单位开展“回头看”,检查发现整改完成率为100%。持续开展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改造提升传统项目产业,完善绿色制造体系。严把审批关口,从源头杜绝“两高”项目投入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辖区内需按要求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达100%。积极推进固定污染源深度治理。按照“超低改造一批”要求,完成辖区内1台生物质锅炉的提标改造工作,确保保留的生物质锅炉达到规定排放标准要求。目前该锅炉已完成联网以及对比检测,符合超低排放要求。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标《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工作方案》,对辖区内12家包装印刷企业的源头替代情况进行再核查,督促企业建立并及时更新台账,指导企业高质量完成源头替代工作,实现清洁生产;持续推动活性炭核查整治全覆盖,对源清单内涉及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的56家企业进行全面核查,对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整改要求,目前企业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对辖区内的规模以上重点餐饮单位开展餐饮油烟“回头看”工作,推动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及运行状态监控,并与生态环境局联网;认真做好重污染天气管控以及秸秆禁烧巡查工作,积极响应上级部门重污染天气预警,及时发布各级管控措施并组织企业落实,加强管控期间巡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好限停产措施;严控各类露天焚烧行为,周密部署秸秆禁烧工作,严格落实“镇组织、村落实、户联防”三级网格监管责任,加强夏、秋收期间的巡查频次,形成高压态势。实施精细化扬尘管控工作。按照区生态办考核要求,2023年我镇降尘量不得高于2.3吨/平方千米·月。我镇常态化严控各类工地、道路、码头堆场等重点区域的扬尘污染,确保码头堆场和工地扬尘治理全覆盖。对照“六个百分百”要求,落实工地、裸地和港口码头扬尘管控挂钩责任人制度。坚持以“不积尘、不扬尘”为污染防控标准,加强道路的保洁力度和清扫频次,以清洁度换取环境指数。截至12月底,我镇平均降尘量为1.97吨/平方千米·月,达到上级考核要求。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全面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把太湖综合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格对照《武进区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落实落细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开展涉磷涉氟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工作。构建“磷清单”和“磷账本”制度,持续开展辖区内247家涉磷企业的检测整治工作,并纳入清单进行动态管理。全面排查辖区内涉氟企业,建立涉氟企业档案库。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开展分类整治,年内完成34家涉氟企业整治任务。二是不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持续改善入湖河流水质,确保太湖湖体水质稳定,我镇统筹实施洮滆片区(武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截至12月,一期主体工程所涉及的8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共新建污水管道28千米,污水提升泵站17座。二期工程涉及我镇12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11个行政村的河道、村塘以及小微水体整治,已完成前期立项、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截至23年底,大部分工程已实施完成,后续工程将于24年按时序进度推进。三是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3年完成辖区内两个规模以上连片池塘的标准化改造任务,规范水产养殖排口设置,建立养殖尾水集中排放备案制度。稳步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减轻农田退水对断面水质的影响。积极开展秸秆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作,大力推进直播稻转机插秧,完成50%的直播稻转机插秧任务。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逐年下降。四是深入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实施“小微水体”整治工程,完成虞桥直街等46个“小微水体”整治项目。持续开展支流支浜整治,对区域内13条入湖一、二级支流支浜开展消劣整治,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一浜一策”整治方案,针对性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经长期检测,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已上报完成整改销号工作。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巩固土壤安全
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推动武进区环太湖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其中涉及洛阳的工程为“天绿有机肥洛阳中心扩建项目”,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钢结构有机废弃物仓库1800平方米、有机肥自动化生产线发酵尾气收集系统各1套、自动化布料输送线2套、晾晒大棚及水生易腐植物上岸码头等。目前主体工程均已完工,晾晒大棚建设用地已通过农业设施用地得以解决,目前正在施工,预计2024年内完成。强化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完善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我镇112家涉危废重点单位业务指导巡查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信息上报工作,及时清理危废库存。开展在产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服务指导我镇17家在产重点企业做好年度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完成土壤隐患排查工作。深入推进生态绿城建设专项行动。2023年我镇生态绿城建设项目为岑村村陆家头浜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为河道综合整治752米,包括河道清淤、新增生态砌块、新增木桩护岸、新建人行步道、新增绿化面积等,目前该工程已竣工。
(四)深入打好群众环境权益保卫战
积极调处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信访。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加大涉及噪声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采取务实有效措施妥善化解矛盾,避免信访问题反弹,持续压降信访量。截至12月底,共计调处各类环境问题投诉信访207起,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切实解决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认真做好中央及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交办信访问题销号验收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完成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问题及交办问题的整改及销号工作,目前交办信访问题现场均已整改到位。后续我镇将加强对相关涉及单位的巡查力度,落实常态化监管措施,做到长治长效,确保问题不反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安排
2024年,生态建设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区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把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促共赢。
一是聚力生态环境质量提优,坚持生态惠民。一方面,巩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围绕PM2.5、优良天数比例以及降尘量等指标要求,紧盯重点排放大户友好减排、秸秆禁烧等重点领域,细化治气举措,强化联动协作以及应急处置水平,进一步压降废气排放总量,持续提升群众的蓝天幸福感。另一方面,持续改善河道水体质量。围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任务要求,聚焦制约河道水质改善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重点抓好控源截污以及农污治理工程等本质治污工程实施,强化源头治理,避免治水成效短期化。同时,注重长效管理,压实各级河长工作职责,将河长巡查工作从“水体”向“岸上”深化,积极鼓励、吸纳企业河长、民间河长参与治水工作,形成群策群力、多元共治的治水格局,真正为群众提供河畅景美、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
二是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利民。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重点企业转型升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为抓手,主动深入企业一线,增加服务密度,提升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助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真正将区域内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坚持生态为民。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以及省级环保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强化全过程监管,服务指导问题反馈企业制定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彻底改、不反弹,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同时,提升环境信访处理能力,从源头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真正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环境信访处理成效。
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更是民之所需、民心所向。在新征程上,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扛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代使命,将生态宜居的“民生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洛阳镇高质量发展,为美丽洛阳建设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