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风险提示> 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金价屡刷新高,群众对于黄金投资的热情高涨。不过,北京朝阳法院提醒,一些投资者将黄金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工具,更多关注黄金的投资端,而对于实物黄金的回购变现风险了解不足,导致在参与实物黄金回购过程中产生纠纷。
银行渠道回购:买前要留意回购规则
通过银行买卖金条通常被认为是最靠谱的渠道。但是在一起消费者起诉某银行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原告王先生按照银行官网上贵金属交易的回购流程预约好了回购时间,但当王先生到指定回购网点办理贵金属回购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看了王先生的金条后却表示不收。
诉讼中,王先生拿出购买时的订单截图、交易明细以及电子发票,银行表示不能回收的理由是金条表面有明显划痕、破损且外层的防伪袋丢失,无法证实这一金条确系当初王先生从该银行购买的金条,存在伪造的可能性。经过法院调解和双方协商,王先生承认因自身原因保管不当,造成金条表面及包装破损,自愿申请撤诉。
法官提醒: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助理赵炳晴表示,投资者从银行渠道购买实物黄金时,买前应着重了解贵金属回购的规则和法律条款,如一些银行只提供代销业务不提供回购业务,一些银行只有部分网点提供回购业务或只回收本行出售的贵金属。对于可能影响回收的票据、包装等,投资者要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毁损,对于贵金属本身更要妥善保存,避免磕碰、划痕。
银行方面,在制定贵金属回购格式条款时,对客户权益有重大影响的条文也应予以重点提示和告知,并在客户购买和持有期间,以公开、易查询、可理解的方式将回购流程告知客户。
品牌金店以旧换新:问清克重价格
相较于银行回购,品牌金店黄金回收要求较为宽松,部分对于品牌没有限制,对相关凭证也没有硬性要求,不少金店还会提供以旧换新服务。但在一起案件中,林女士在某商场黄金柜台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相中了一款售价为3999元的黄金手链。她将自己3.95克的旧金饰折抵了2358元,并支付差价1641元进行了换购。在此期间,林女士没有注意到手链标牌上的含金量和克数信息,商家也未明确告知其标价与克数的关系。回到家后,林女士对新手链进行称量发现只有2.9克,“少了1克黄金,反倒需要多补1641元。”
林女士向商家要求调换货品,但对方称,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只能兑换“一口价”金饰,无法按照克数兑换。林女士认为商家系故意隐瞒兑换规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故将商家诉至法院。在法院的调解下,林女士放弃此次以旧换新活动,商家将旧金饰品退还给了林女士。
法官提醒:“克数属于规格,也是明码标价的一部分,只标价格不标克数,不符合价格法的规定。”赵炳晴表示,线下品牌金店是比较正规的回购黄金渠道,但也分直营店、加盟店。消费者在参加店铺的黄金回购活动前应主动问清规则,不同金店的营销活动规则差异较大、门槛套路繁多,充分了解商家规则,明确“以旧换新”的克重、价格,再决定是否要兑换,避免产生后续纠纷。
线上回收平台、“高价回收”个体门店要慎重选择
近年来,线上回收平台也开始涉足黄金回收业务,甚至还提供上门回收服务。但实践中,线上回收平台跑路、暴力检测、调包黄金、恶意压价等情况时有发生。
消费者小刘将父母多年前赠予她的一条金项链邮寄给某线上黄金交易平台,该平台进行了首次称重,显示为10克,继续检测后,平台向小刘发来了一张金块熔成黑疙瘩的称重照片,此次称重显示7.3克。平台称,黄金检测需要用火熔法,黑疙瘩是因为黄金年代久远,其中掺有杂质。小刘觉得两次称重差距较大,便要求平台返还原物。平台则表示项链已熔化,即使不想回收也无法将项链复原。
街头巷尾挂着“高价回收黄金”招牌的个体门店也要慎重选择。尽管一些门店给出的黄金回收价格比品牌金店高出一大截,但找这些门店回收黄金,不仅有遇到“鬼秤”“遥控称”的风险,还可能被收取“折旧费”等额外费用。一些商家还会将燃烧黄金时用来助熔的硼砂当作杂质,借此收取杂质费。
法官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金银的收购,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委托的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金银。赵炳晴表示,从事黄金回收业务需要有特定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线上黄金交易平台和个体门店经营资质良莠不齐,“踩坑”风险较大,投资者要慎重选择。
赵炳晴提醒消费者,在以投资为目的购买黄金产品时要审慎选择购买渠道,建议将银行和品牌金店作为购买投资黄金的首选,为日后黄金回购提供便利。交易时要留意克重、价格、回购规则等重要信息,避免产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