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人事信息> 人才动态> 内容
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博士后制度作用,引导更多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根据《省委人才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苏人社发〔2023〕64 号)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通知》(苏人社函〔2022〕448 号)要求,现就2024 年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各类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并至少符合 1 项推荐条件:
(一)基本条件
1. 注册地在江苏省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或运行状况良好。
2. 具有一定规模,并有专门的研究与开发机构。
3. 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一定数量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应水平、可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本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4. 能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设站单位职工同等待遇,薪酬不低于同等资历职工和国家博士后当年日常经费资助标准。
5. 有明确博士后招收计划和具有创新性的博士后科研项目,有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的合作意向。
6. 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本单位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配备熟悉博士后政策的专职管理服务人员。
7. 近2年内引进不少于2名全职博士(在申请单位缴纳社保不少于1年)。
(二)推荐条件
1. 建有省级以上实验室(含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高端智库等科研创新平台。
2.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或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有突出表现并获得有关部门认定(如近5年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或承担省部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研项目等)。
3. 近三年入选省级以上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国内外知名榜单的企业。
4. 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百企引航”行动计划企业等。
5. 我省重点产业链、优势产业链和卓越产业链领域,由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办的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近三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年销售收入比例在5%以上,且在高质量就业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二、申报程序
本年度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采取有关单位自主申报,各地区(各部门)核实推荐,省人社厅综合评议后择优确定新设名单的方式开展。
(一) 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按要求填写《新设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
以上材料请送至武进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基础上,择优确定推荐上报单位,并对推荐上报单位排序后按要求向市人社局报送有关申报材料审核。
(三) 省人社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组织综合评议确定新设名单。
三、有关要求
(一)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筹做好本地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设与管理工作,对辖区内截至发文之日2年内未开展博士后招收工作的,各地原则上应先申请撤销后,再开展2024年度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设申报工作。对设立2年以上,累计招收2名以上非在职、非超龄博士后的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优先支持其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坚持好中选优,认真把握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站条件,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获得推荐的申报单位符合申报条件、材料真实准确。要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真正把研发实力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迫切的创新型企事业单位推荐出来。
(三)相关单位请于2024年8月5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两份报送武进区人社局引智中心(武进区行政中心4号楼325室)。各申报单位要按照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数据真实、有据可查的要求,认真填写《申报表》。对申报条件(含基本条件和推荐条件)和《申报表》中涉及到的企业资质、经营业绩、评价评级、承担项目、获奖情况等,须提交有关代表性佐证材料,附件页数建议不超过50页,与《申报表》一并装订成册。
联系单位:武进区引智中心
联系人:贺睿
联系电话:0519-86310576
地址:武进区行政中心4号楼3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