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人事信息> 人才动态> 内容
近日,省人社厅公布了新设立的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名单,我区6家企业成功获批。截至目前,我区已设立国家、省、市博士后平台37个(国家级10个、省级21个、市级6个),累计招收博士后123人。博士后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1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39亿元。
2023年常州市武进区新设立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名单
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江苏君华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有效平台和重要途径。本次获批,将进一步助推企业发挥平台优势,塑强科研人才队伍,加强企业科研核心能力建设,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武进区人社局深入推进“博士后腾飞专项行动”,2023年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设站单位全年招收博士后32人,均创历史新高,居全市第一。组织参加首届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5个项目获奖,获奖数占全市获奖总数83.3%,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1个项目获全国总决赛银奖,为全市唯一。
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于智能永磁直驱滚筒、智能永磁电机、变频驱动器、散装物料输送系统以及工业云智能设备状态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的研发。近年来,通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和加强市场营销等措施,公司经营业绩取得了显著的提升。销售收入从2018年的3700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1%。
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是常州市政府和南京大学共同建设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科教城引进落户的第一家研发机构,始建于2006年10月,是江苏省重组蛋白质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承建单位, 2015年被列为江苏省级研发机构。2021年获常州市 “五大明星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拥有一支院士领衔、专兼职互补的高层次研发团队;建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分子设计与合成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研发基地、35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江苏君华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PEEK(聚醚醚酮)、PI(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零件及板棒管型材的研发及生产厂商,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PEEK原料树脂聚合、改性造粒、成品零件的注塑机加工及板棒型材连续挤出成型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公司主导产品的聚醚醚酮是医疗骨科与军工、航天产业关键领域发展替代进口的重要一环,属于关键领域“强链、补链”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医用PEEK材料依赖进口、特殊领域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相关产品通过了江苏省工信厅新技术新产品鉴定,生产技术及制造工艺属于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
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功能性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第二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功能性薄膜行业深耕超16年,形成特色产业技术优势。未来,百佳年代将大力吸收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持续完善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博士后基地工作开展,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009年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创业人才项目,专注于精密电子及半导体封测制造领域,提供核心制程装备及技术解决方案。主要从事高精度智能点胶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秉承“成就更多高端智造”的使命,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领先优势,获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常州和上海两地,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智能化运维集控中心。历经16年,创新发展了1个云平台,持续精进E(咨询设计)、P(智能制造)、C(安装集成)、O(投资运营)和S(软件信息)5项专业能力,布局变电站、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数字能源、电网6类业务板块,服务工厂企业、产业园区、公共事业、商办中心、住宅小区、集团企业、 智能电网七大用户场景,坚持服务业与智造业双轮驱动,持续建设一站式电能服务商的电能侠品牌!
下一步,武进区人社局将以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政策调整为契机,继续推进“博士后腾飞专项行动”,加大对博士后人才的政策、项目的服务力度,不断激发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全力打造博士后“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动、服务好”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