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领导赴上海理工大学开展合作交流 深度对接高校资源推进校地合作和产学研融合

2024-09-06

9月5日,区委副书记、区长恽淇丞带队赴上海理工大学开展合作交流,深度对接高校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校地双方合作共赢。副区长王斐参加活动。

恽淇丞一行首先来到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与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该研究院通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跨界融合,形成一批国际顶尖的代表性成果,支撑学校跨学科协同建设,树立“新工科”人才培养典范。恽淇丞指出,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武进机器人产业集群业务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和下游应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机器人产业链,希望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学校建立深入合作关系,推动武进机器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后,恽淇丞来到上海理工大学全生命周期电池管理联合研究中心、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全生命周期电池管理联合研究中心搭建了电池制造、电池测试、电池成组、电池安全以及电池回收与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实验室,开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理论与技术应用等研究。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仿生假肢与外骨骼机器人等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人体生物力学与运动控制、神经功能调控等基础研究。恽淇丞希望学校充分发挥优势,把更多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输送到武进,武进将尽最大努力提供一流服务和环境,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共同助推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恽淇丞指出,武进与上海理工大学结缘已久,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孵化等方面联系紧密。当前,武进正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他强调,高校是战略科技力量的聚集地、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地、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武进的产业布局与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高度契合,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移,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理论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武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注入强劲动力。